(上接第一版)

全市农信社把金融创新作为改进服务、支农惠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全力提升支农服务水平。市农信社按照市场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结合辖区种养业、特色产业、农村产业化项目和信用社自身的服务优势,推出涵盖农信社信贷服务的“及时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心连心”农户联保贷款、“金太阳”助学兴教贷款、“地球人”劳务输出贷款、“献爱心”再就业贷款、“生态园”特色农业贷款、“送温暖”扶贫解困贷款、“小康门”居民消费贷款、“架金桥”工商企业贷款、“大手笔”公司社团贷款等“十大信贷品牌”,简化了办贷程序,优惠了贷款利率,提高了服务水平,全方位满足了城乡不同层次、不同额度、不同类型的客户贷款需求。“十大信贷品牌”经验做法在全省农信系统推广。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不断扩大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覆盖范围;以推行“金燕快贷通·福农卡”为抓手,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为贷户评级授信,信用户无需任何抵押,凭“金燕快贷通·福农卡”,在授信额度内,可以在农信社相关营业柜面上直接“刷”出贷款,让信用户贷款像取款一样方便。此举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并在全市推广。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船权、茶权、林权证抵押及存货等抵押方式,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市农信社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县级行社产权制度改革,固始、罗山及新县三家县级农联社先后成功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农信社经营机制逐步完善,支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为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建立起足不出村可取款、足不出村能转账的便捷农村金融支付服务体系,市农信社积极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工程,在深入调研、了解农民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加大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业务推广力度,扩大ATM机和POS机布设覆盖面,努力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截至9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行金燕卡155.6万张,布放ATM机153台,布放各类POS机1662台,惠及全市绝大多数农村市场,全面改善了全市农村地区的银行卡使用环境。十年来,全市农信社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强了科技支撑及金融服务能力,实现了综合业务、信贷管理等信息系统安全稳健运行。同时,在全市11家县级行社逐步开通网上银行业务,努力构建电子银行服务平台,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

全市农信社深入实施“阳光信贷”工程,充分发挥“阳光信贷大厅”的作用,彻底消除“衙门”作风,实施开门办贷,实现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办贷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公开、诚信、透明的办贷环境。目前,全市农信社共设立阳光信贷大厅176个,确保了信贷支农服务公开透明、方便快捷。及时转变服务理念,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机制,扎实开展网点服务提升活动,积极启动流程银行建设工程,以打造精品网点,提升服务质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明规范服务活动、合规建设提升年活动,以更强大的资金实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信阳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