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利

近几年开始使用的新教材和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重视英语阅读能力测试,难度也逐年增加。事实上,目前高考试题中英语阅读能力测试的比例和难度,已远远超过了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有的甚至已达到大学非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水平。中学英语教师该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就其中阅读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导——感知教材

可利用如下方式:第一,合理利用标题,预测课文大意,设定阅读目标。事实上,标题一般就是“文眼”,对标题进行分析,往往能预测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倾向,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阅读课文A Sacrifice For Love《为爱情作出牺牲》。通过标题我们可以预测出本文是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但为什么是Sacrifice﹙牺牲﹚呢,牺牲了什么呢?自然而然,学生就渴望知道故事发生的背景、情景、结果,有了进一步的阅读欲望。第二,合理利用“读前”部分提供的问题或信息,以及课文中的插图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读的欲望,带着目的去读。以SEFCB3 UNIT1的阅读为例,用一系列的世界之最引入本文,再看文中的插图:一本《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01年版和一张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图片,从而得知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然后引导学生想知道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可放松阅读前的紧张心理,为新课学习做准备。

二、读——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为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

1.整体教学,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阅读课教学一般经过下面几个层次:第一步,略读或粗读(Skimming),粗略地阅读全篇,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意和轮廓及作者意图。第二步,精读(Intensive Reading),找每一段落的主题句,抓细节,猜词,熟读(Proficient Reading),详细理解全文,逐行地阅读,以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等。第三步,小结(Conclusion),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如果学生阅读能力较强,还可以进行课文复述、改写,以及谈对课文的感想。2.根据课文不同体裁变化教学方式。分清阅读材料的体裁,了解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练——拓展教材

目前,单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给学生的阅读任务提出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日两篇文章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教师每周可挑选出1篇至2篇美文,对文章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文章,还可以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

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既是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头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

(作者单位:商城县鲇鱼山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