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广义)浉河区紧紧围绕“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治软鼓干劲”的目标,突出“真查找、真整治、真解决、真提高、真见效”工作措施,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新举措,整治机关“庸懒散软”等上班病。
突出“二个”结合,营造浓厚氛围。该区把治理“庸懒散”和正在深入开展的“比一比、评一评”活动结合起来,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治理“庸懒散软”问题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推动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服务、保障优而强的项目建设。同时,充分运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和《简报》,大力宣传治理“庸懒散”活动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自活动开展以来,该区共收集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50多个,48个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解决率98%,累计为企业贷款6000万元。
抓好“三项”活动,认真查找差距。该区一是抓好学习活动,采取演讲、上党课、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了解把握全区开展治理慵懒散活动的部署要求,提高思想认识。该区还开展了“创新工作奖”、“突出贡献奖”、“感动浉河人物”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团结拼搏、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勇争一流”的工作精神,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二是抓好讨论活动。该区积极组织开展以治理“庸懒散软”等上班病问题,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大讨论,要求每名干部结合个人思想、工作实际,写出自查报告和心得体会。
强化“四项”措施,严格责任追究。该区一是组织集中检查,对干部的工作纪律、与会情况和其他方面的庸懒散软情况进行集中检查。二是开展明察暗访,对督查中发现和查实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迅速整改;对在被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有关问责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三是设立专线电话和意见箱,受理群众对全区干部“庸懒散”情况的举报投诉。四是对监督检查和群众举报中发现和查实的问题,不护“短”,不手“软”,严格按照有关纪律和规定进行处理。自活动开展以来,该区共查处工作日中午饮酒1人;上班迟到早退30人;上网、聊天、看电影15人,其中党内警告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