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冯 莉 瓮彦君)息县东岳镇五七干校旧址不远处的菜地旁,“杨绛”正看守菜园,刚从邮电所取回邮件的“钱钟书”一脚高、一脚低地跑来,和“杨绛”在地头说几句家常话,便匆匆赶回连里分发邮件。这是十集纪录片《息县干校记忆》钱钟书和杨绛一集的情景再现。
《息县干校记忆》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栏目即将推出的一部大型纪录片。此片以息县五七干校为背景,以钱钟书、杨绛、俞平伯等文学泰斗和顾准、吴敬琏、张卓元等中国经济界精英人物为主线,通过十集的篇幅,还原一位位名人大家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境遇和生活,以及他们与当地群众结下的深情厚谊,寻访和探究这段特殊经历对他们人生及治学理念的影响。
“五七干校”是息县宝贵的文化资源。1969年前后,国家外贸部、物资部、铁道部、中科院等国家七部委整体“落户”息县,形成罕见的“五七”干校群。特别是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八个所在息县东岳镇建校落户,云集了一大批当代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经济专家和文化巨匠,为息县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挖掘和利用好这一独有的文化资源,使干校文化成为外界关注息县的又一聚焦点,息县做了大量的宣传推介工作,最终引起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栏目的兴趣。
今年3月,《凤凰大视野》栏目派出编导组一行十余人到息县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前期采访。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地勘景等方式,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之后,摄制组分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对干校名人的同事、子女以及健在的干校名人进行了专访。9月中旬,由11个摄制组组成的特别节目组再次来到息县,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中拍摄。拍摄以息县东岳镇社科院五七干校、张陶乡铁道部五七干校、项店镇外贸部五七干校旧址为背景,再现了当时的一些重大事件、集体活动和每集人物的生活、劳动场景。同时还采访了当地相关知情人士,从各个角度对息县的干校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
十集纪录片《息县干校记忆》在凤凰卫视的推出,是息县“立足特色资源、打造文化名片”的又一举措。借助凤凰卫视这个平台,面向全世界宣传曾经发生在息县的名人故事,不仅能大大提升息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由息县干校所引发的思考将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延展,全世界的目光将因这些名人大家和五七干校这个特殊的载体而关注息县,必将给息县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