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昌10月15日电(记者 胡锦武)“大学生‘村官’首先要做的是当好村民的‘服务员’,把知识和理想都奉献给村民,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信任。”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远教站点管理员的“80后”大学生“村官”邢镭这样诠释自己的人生理念。

2009年9月,家在湖北黄冈的邢镭从井冈山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后,通过了江西省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来到三湾村;第一个两年任期结束,在同批大学生“村官”纷纷选择考公务员或其他更好的“出路”时,他却选择了坚守。为群众排忧解难,带领乡亲们科学致富,3年来的辛勤付出,让邢镭获得群众的广泛赞誉,也让三湾村获得了“中国幸福村”的称号。

三湾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63亩,加上地处僻远、信息闭塞,一度成为阻碍当地发展的最大瓶颈。邢镭慢慢发现:三湾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村民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于是,邢镭暗暗下定决心,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与信息优势,率领群众科技致富,开通山区村民致富的“直通车”。

为此,邢镭精心挑选适合当地实际的科学种养节目,播放给村民们看;同时,设立种养科技知识宣传长廊、阅报栏,举办种养知识讲座等,让村民开阔眼界,学习技术。邢镭还给村民们当起了义务技术员,“现身说法”宣传科技知识的力量,充分激发村民科技致富的积极性。

在邢镭的带领下,三湾村已经建立了畜禽养殖、杨梅、板栗、油茶、井冈蜜柚等5个种养示范基地,成立了畜禽养殖、桑蚕种养、竹制品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发展了杨梅、板栗、油茶等林果1000余亩,毛竹林3000余亩,直接或间接为群众带来经济收入300多万元。

今年6月,邢镭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