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汤 勇)今年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新县积极创新社区党建模式,做好“四道加法”,不断提升全县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选拔+提升”,培育社区人才。该县采取从本地民营企业主、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物色”,从外出创业能人、外出务工人员中“回请”等办法,选配50名思想素质高、在辖区内有一定影响,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强的社区干部,并采取党校学习、远教培训、外出考察等方式,提升社区干部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促进社区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目前,全县社区干部平均年龄已降到4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达75%。

“规划+规范”,完善社区阵地。该县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有利于居民自治、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合理确定规模。坚持社区建设与城市小区建设、旧城改造同规划、同设计、同建造、同验收,推进社区阵地建设。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周到、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村改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城镇社区基础设施。目前,该县16个乡镇区都建成1个以上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县城12个社区服务中心用房都不低于200平方米,九龙花园等5个在建住宅小区提前预留了20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

“拨款+捐助”,保障社区经费。该县将社区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按照每个社区每年4万元的标准拨付办公经费,并落实社区工作者报酬。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在六城联创、创建“平安新县”等全县中心工作中,对参与社区给予一定资金补助。采取资助、捐赠等办法,鼓励驻社区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社区公共服务。新城社区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引导辖区单位和党员捐资捐物7000余元,结成帮扶对子20多对,硬化背街小巷2.3公里,安装路灯18个。

“管理+服务”,提升社区功能。该县采取村社、社企、社社联合等方式,创新社区党组织建设模式,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出台《关于加强社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义工工作站、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组织管理架构,拓展社区服务功能。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机制,及时高效为居民提供服务。目前,全县已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5个,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6支300多人,开展“红城义工”等义务帮扶活动20多次,解决群众难题13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