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某从小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跻身有钱人的行列。2005年,陆某高中毕业后就只身来到浙江平湖,在一家外资企业打拼。
2007年,陆某通过业务关系,结识了做布料生意的嘉善人王某。她意识到自己等待已久的机遇来了,立即辞职,与王某合伙做起了生意——从王某处进货,再转手赚取差价。
经过3年的摸爬滚打,陆某的生意小有所成,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手有余钱后,陆某开始频繁出入美容院、健身房,看到有钱人开着跑车、穿着定制的高档服装,陆某别提心里多难受了。
用借来的钱四处买房
从2010年开始,陆某决定再次创业,做起了“月息”生意,即借来高利贷后,再以更高的利息把钱借给他人,从中赚取利差。凭借她做美容时掌握的人际关系,陆某不断有资金流入、流出。
看着到手的钱,哪有还回去的道理?陆某先后用借来的钱买了4处房产,其中包括一套750万元的高档别墅;不断更换自己的座驾,从奥迪、宝马、奔驰到250万元的玛莎拉蒂,轮番上阵;频繁出入高档会所、玉器珠宝店,购买、把玩各种奢侈品……一步步搭建起自己的“金钱帝国”。
为了谎言不被拆穿、收敛更多的钱财供自己花销,陆某不惜以8%的高额利息吸纳资金,还对外宣称自己在和大公司合作,稳赚不赔。而实际上,她只是“拆东墙补西墙”,借了东家还西家而已。
2011年年初,陆某越玩越大,几十万元都已经不放在眼里,动辄一借就是几百万、上千万。一个人忙不过来,她还请来郑某,帮忙打理“生意”。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陆某一再提高借款利息,结果雪球越滚越大、亏空越来愈多。
注册“空头”公司掩人耳目
2011年年底,已经集资2.1亿元的陆某自知“金钱帝国”即将崩塌,索性变本加厉四处撒网,美容院、菜场、专卖店等都成了她谈生意的绝佳场所。为了掩人耳目、骗人上当,陆某不惜用借来的500万元注册了一家“空头”担保公司,并进行豪华装修。
可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2011年12月,平湖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发现,陆某的4个银行账户都有大额资金流出入,十分可疑。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平湖警方第一时间介入调查。通过走访关系人、排摸社会关系等方法,民警确定陆某的所谓生意中存在“猫腻”。
随即,办案民警兵分两路开展调查:一路查清陆某账户资金去向,搜集相关证据;一路掌握陆某的活动轨迹,防止其潜逃。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陆某精心构筑的“金钱帝国”逐渐暴露在警方面前。
今年3月15日,平湖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已经拖欠好几个月利息的陆某被100多名债权人堵在家里,现场秩序相当混乱。
当民警赶到陆某家里时,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外都站满了人,100余名个体老板、普通员工以及退休人员被陆某高额利息诱惑,把借来的钱、自己血汗钱和养老钱都借给陆某“投资”,谁也没想到,其实这只是陆某设置好的一个圈套,他们的钱只是帮陆某一个人完成了所谓的“金钱梦”。
近日,犯罪嫌疑人陆某以集资诈骗被平湖警方依法移送起诉。
(摘自《人民公安报》谢 佳 柯亚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