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巨成 通讯员 吴炳辉)记者10月7日从信阳市发改委获悉,由信阳工业城河南激蓝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主动驱动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简称MOTFT-OLED)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2012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评审会上以全票通过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该项目是信阳市建市以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工业项目。

今年以来,像这样的喜事在信阳工业城接二连三——

4月12日,天恒制造的液晶电视在这里整机下线,与泛蓝液晶电视一道,终结了河南不生产液晶电视的历史;

4月17日,星天空数码(信阳)科技园智能手机生产线在这里正式投产,信阳人从此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

4月19日,代表国际领先技术、总投资达100亿元的OLED显示屏在这里落户,实现了河南在高端显示产业上“零”的突破。

“信阳工业城的发展壮大只是老区人民近年来砥砺奋进、勇当前锋的一个缩影。我们目前拥有15个类似于信阳工业城这样的省级产业集聚区。虽然信阳工业曾经落后,但我们正以站位全局的眼光关注工业,以孜孜不倦的劲头学习工业,以深谋远虑的智慧研究工业,以无微不至的服务支持工业。信阳工业正在崛起,我们正渐入佳境。”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自豪地说。

通过近年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信阳全面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持续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工业经济快速崛起,迅速成为拉动该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11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8%,居全省第6位。今年1月—8月份,信阳工业投资完成217.46亿元,增长63.3%,增速居全省首位。

蛇蜕龙变,茧破蝶飞。曾被视为发展短板的信阳工业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机遇中正在悄然转身。

定位:从“边缘”到“前沿”的嬗变

信阳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分界线、桐柏山与大别山分界线和鄂豫皖三省交界。本应主导发展的工业支柱一直是一块没能拉长的短板,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0%。

中原经济区的蓝图划定,给老区人民送来了惊喜。信阳人开始张开双臂迎接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和中部经济带的产业转移。

郭瑞民说,这是对老区人民的一次考验,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他们的信心来自良好的生态资源,交通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三通道一纽带”(京九、京广、宁西和根亲文化)把信阳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紧密联系起来。淮河可通江达海,全国44个重要交通枢纽,信阳占有其二。高铁通车之后,信阳到郑州不过1小时,到武汉40分钟,到合肥、南京、上海都很快捷。明港机场也在建设中。再加上这些年信阳在推进城市化方面,形成了一些相对完备的框架和基础设施,使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更加完备。

市长乔新江告诉记者,信阳发展的具体思路叫“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一市”就是我们要打造鄂豫皖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一区”就是我们要打造国家级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两个枢纽”,即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一个基地”就是我们要形成一个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产业:由被动到主动的承接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面对不容错过的承接产业转移新形势,信阳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一举应多变”、“一招见多效”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对外开放主战略,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