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功
人至中年,其心也变。
时至暮秋,于千转百回中挤出一缕时光,与小景同行去杭州,仿佛长途旅行中上服务区的空儿。
一路秋雨萧瑟,近杭州的下午,天色微晴,急忙赶路的心情在西山斜阳浅照下渐次舒缓,近于梦想的天堂,车流人流渐行渐多,进入北山路后,上天遗落的明珠——西湖便不可遮掩的映入眼帘,好一幅“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奇妙景象。如果西湖是一正嫁浅羞新娘,我便是满含祝福、浅吟低唱的赏客。车水马龙便是流水宴,是杯盘。
环路绕行,至杨公堤后,西山之幽沁人心脾,满眼皆绿,绝非中原山水之绿,绿的茂盛,绿的苍翠,深青浅黛的湖山胜处,树冠连天蔽日,青草卓然上挺,深沉中倏忽灵动,幽然处生机勃发。
安顿好车马,稍事休息,到房间里品茗饮茶,茶之清香很快弥散开来,与窗外迎面而来的青草气息浑然融合,顿觉神清气爽,疑为二八少年,茶过二旬,劳作之意飘然化去。
人,毕竟是性情之物。禁不住在杭州当地工作的老乡三推两劝,平时不乐饮酒的我不觉已至半酣。谢别之后,车子行在忽明忽暗的山路之中,始终牵挂着那一湖灵秀,便提议去湖边夜游,小景也乐得同往,在临湖不远的地方,我们下车备置了会稽黄酒、花生米等下酒小菜,与西子对酌。
孤山路是风景绝佳之处。尚不说苏小小的油壁香车,李慧娘眼中的美哉少年,也不说西泠印社点翠飞花,断桥残雪气息袭人,仅一“孤”字就难以消受。
沿路走几步,便寻一妙处。左边杨柳依依,前边荷叶飞舞,右侧一棵古松斜插入水,中间一帘长椅在幽暗中为我而设,似等我千年,不坐即是罪过。
一阵清风吹来,似西子邀我举杯,面前几道疏帘绿柳堆烟,我一时豪迈之气油然而生,爽快地端起一杯,长饮而下,咂舌笑曰:“好一个‘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长舒一口,万千烦恼随之而去,眼前的荷叶背我而生,似一佳人觉我酒气太甚,拂袖掩面之意,我笑道:英雄不是美人也。天空点点寒星,不见月。忽而想起一首诗,便信口吟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将近子时,孤山路上车流如织,行人不绝。附近的几个长椅都闲在那里。没有人停下脚步小坐一二。我在一片氤氲中怀想,也无暇顾及路人,行虽一路,两不相望。
对面的二层游船已近曲终,饮客渐次散去,在那一片喧闹中是否有值得珍藏的流光,我不知道。但在我眼中,那是一片背景。当船灯灭尽后,西湖便真正轻纱侧卧了。我也不敢造次,端起残杯,饮下,饮下……酒意已浓,神明却清。不敢扰西湖之梦,也无意作登徒子或高阳酒徒,悄然收拾杯盘,离她而去,回到我的梦中,我该有的属于自己的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