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熊道锋)今年以来,罗山县抢抓省、市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发展机遇,以基础建设、开放引进、项目推进为抓手,加强规划、创新体制、构建平台、完善功能,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目前,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59家,累计完成投资53.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亿元,利税2.03亿元。

落实措施规划。为加快项目建设,该县建立健全推进项目落地的有效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责任人、一个方案,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保按时开工建设、保按时竣工投产的“五个一”“四定”“两保”责任机制。今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70.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续建项目11个,年度计划投资6.6亿元;新建项目24个,年度计划投资23.4亿元。已有30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86%,共完成投资1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0%。

培育产业主导。该县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中力量编制电子产业链图谱。电子产业以电脑、通信设备(手机)及配件生产为主,机械制造产业以农业机械制造和小型工程机械制造为主,重点抓好大忠电子年产600万件电子变压器、同裕电子年产5000万件电子散热器、茗辉塑胶电子年产500万件塑胶五金电子制品、鑫盛电子年加工电路板50万平方米等项目,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吸引一批中小企业入驻电子产业园,形成链式发展,确保在短期内有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完善目标任务。该县一是实施110千伏变电站和投资32亿元的燃气电厂项目建设,解决电力等能源不足问题。二是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廉租房200套10000平方米和公租房1050套44000平方米建设任务,解决企业职工住房问题。三是强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为承载电子产业搭建平台,共建成四层标准厂房4套34000平方米,在建6套51000平方米。四是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实施水、电、路、通信等服务项目建设,集聚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提升项目效应。该县坚持“四个重在”,按照“四集一转”,把产业集群培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大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今年8月底,罗山产业集聚区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观摩点之一,同时,被河南省首批确定为18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