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谢福星 本报记者 唐耀兵
创新是基层党建不断取得进步的源泉。近年来,光山县弦山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着力破解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课题,积极推动基层组织工作创新,使弦山街道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上官岗村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文明村”等称号,村党总支书记刘正双被授予“全国星火计划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文化街社区被河南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先进社区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弦山商会党支部被信阳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街道党工委2012年被河南省委组织部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工委书记戴修福当选为省九次党代会党代表,2011年6月又被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创新组织设置形式,通过建立党组织,促使非公经济、新社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试验区建设启动后,弦山街道新成立了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弦山街道党工委为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在符合组建条件的进万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上官岗果蔬专业合作社、创新农牧专业合作社等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使党组织引领作用、党员带动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2009年1月成立的弦山商会,是弦山街道非公经济大户联合组建成立的新社会组织,也是光山县境内成立的第一家商会。弦山街道党工委及时跟进党建工作,在当年10月就组建了弦山商会党支部。商会党支部成立后,积极动员商会会员投身试验区建设,推动商会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目前弦山街道已通过商会引进项目资金达亿元。
创新组织帮建模式,通过以强带弱,使弱村走上强村路
上官岗村是一个拥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河南省康居示范村等诸多光环的豫南名村,经济发展较快,而毗邻的椿树岗村经济发展滞后。弦山街道党工委采取强村带弱村的方式,将椿树岗村党支部并入到上官岗党总支,并随之调整椿树岗村党支部班子。如今,在上官岗党总支的带领下,椿树岗村党支部一班人很快调整工作思路,拓宽发展渠道,使全村驶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椿树岗村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总投资2500万元的2个大项目已在筹建之中。
创新干部选任方式,使村级党组织在试验区建设中彰显活力
弦山街道党工委把创新干部选任方式,作为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激发村级党组织活力的重要抓手。
通过“两推一选”在本村内选人。闸上店村党支部书记吴林友原是村文书,通过“两推一选”走上村支书岗位后,针对原支部班子软弱焕散、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群众不理解多埋怨等问题,(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