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京电(记者 朱国亮)从清华学子到“芝麻村官”,24岁的南京市栖霞区西花村村支书石磊,在琐碎的乡村事务中收获了不一样的成就和人生。

2008年,年仅20岁的石磊从清华大学毕业。同宿舍8人,3个出国深造,2个去中科院读研,另外2人一个到外企,一个到国企,都是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唯有他作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响应政府的号召,做一名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去磨砺自己。

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选择,让如此年轻的他在乡间开启不一样的人生。22岁,他已是一个村庄的带头人;24岁,他已盘活一个村的集体经济,当选十八大代表,兼任街道办副主任。

石磊当“村官”的第一站是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石埠桥村,做老支书的助理。2010年6月,石磊报名参加栖霞街道办西花村党支部书记的公推直选,结果高票当选。西花村位于山区,全村1200多农村人口仅有300多亩田地,且为土地贫瘠的山地。集体经济薄弱,主要靠一家只有26名员工的小物业公司。

石磊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认真调研,他决定一心一意搞好原有的物业公司,以服务换收入,最终将其业务额从原来的82万元提升到400万元,就业人员从26人增加到150多人。西花村年收入从原来约50万元增加到近200万元。村民享受的“福利”开始多起来,种地有每亩1000元的田亩使用费,60岁以上老人领取的尊老金从50元上升到100元,考上大学的孩子有2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奖励……

在西花村随机走访时,提起石磊,64岁的马德松说:“小石头年纪不大,办事有一套,做人蛮公道,说话也和蔼。”63岁的阎信春夸赞更直接:“他来了,路灯亮了,道路干净了,补贴高了,用水不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