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郑州电(记者 李亚楠)“一粒种子播天下,富了农民千万家”,农民送给程相文的锦旗上这样写道。
76岁的程相文是鹤壁市农科院院长,他说,自己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不过,他干的这一件事,却造福于几代农民: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增加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1963年,27岁的程相文从河南省中牟农校毕业后,放弃留在家乡郑州工作的机会,只身一人来到地处黄河故道的鹤壁市浚县,成为一名农业技术员,负责种子试验。1964年,刚到浚县不久的程相文从那时开始,每年秋收过后,就会前往海南,暮春时节北返。在他工作的几十年间,有很多个春节是在海南度过的。
为了缩短育种时间,程相文团队一年当三年用。程相文一年就在三亚育两次种,夏季再到河南浚县育一次种。玉米地里是高温不断,育种期间,程相文每天至少在地里工作6小时,这样的强度,当地很多农民都受不了。
程相文的笔记簿扉页上写着用以自勉的话:“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也是他“种子人生”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程相文获得47项科技成果。他经过19年努力摸索培育出的“浚单20”玉米新品种,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推广种植,带来增产增收显著效益,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
“种子没有一劳永逸的,必须不断推出新品种,才能保证高产。”如今,已是76岁高龄的程相文仍一如既往地往返于海南和河南之间。
对于自己当选十八大代表,朴素的程相文坦言:“没想到大家对我这么信任,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个荣誉不仅是给我个人的,更是给我们整个团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