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纪轩 惠 婷
茶都信阳,素有豫风楚韵之誉。这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侠肝义胆、刚正不阿、清廉为民、勇于献身的清官廉吏;这里诞生了无数先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对祖国、对故土的挚爱。在他们身上,跳动着一个共同的音符——为民。
廉为人本
“廉”从来都不是仅仅对为官者的特殊要求,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纵观历史,凡是在历史上留下清廉美名的人,在他们身上,都有着处处为他人、事事敢担当的高尚品质。
楚相孙叔敖生于淮滨,少年时路见一条两头蛇,因当地有个说法“见两头蛇者必死”,为了不使别人再见到而致祸,他就用柴刀把蛇打死,苏东坡赞曰:“爱人忘己特埋蛇。”
在信阳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信阳籍明代文坛巨匠何景明,不尚奢华、不置产业,俸禄常常接济亲友。明朝永乐年间“蔬菜知县”胡寿安为官20余年,始终穿布衣、吃粗饭、睡纸帐。罗山籍嘉庆年间治河总督黎世序两袖清风,倾毕生心血治河治水,造福百姓。“敢于直言”、“勇于担当”、“一心为民”、“乐善好施”的精神,均在这些清官廉吏身上得以充分展现。
民为廉本
廉政目标的核心是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道出了为官的真谛。纵观历史,凡是能够名垂青史的人,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都体现出为民做官、做官为民的执著情怀。
在春秋时期水利技术和经验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孙叔敖修建了流经百里、灌田万顷的期思坡。他位居楚相,却“妻无衣帛,马不食粟”。固始人陈元光镇守漳州期间,一方面坚持“厉行节俭”,另一方面实行军队屯田、募民开荒,兴办学校等惠民举措,促进闽汉之间的融合,被尊称为唐代“开漳圣王”。固始人王审知入闽时正值唐末乱世,他广设学校,开埠外贸,大辟茶园,发展民生,自己却保持“府舍卑陋”。
可以说,信阳古代廉政的典范千古流芳,不是因为其官位显赫,不是因为其文采飞扬,而是他们以民为本、廉洁从政的细枝末节、点滴之情。
红廉同脉
红色文化是信阳老区的特色。革命战争时期,信阳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红四方面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红色精神和廉政要求一脉相承,丰富了新时期廉政文化的内涵。
1928年革命战争时期,“红薯地里埋银元”展现了红军战士军纪严明;1929年,红32师师长周维炯铁面无私,因其舅舅勾结民团头子及当地豪绅参与迫害革命同志而将其公开处决,这个大义灭亲的举动,在根据地军民中产生很大反响;生于新县的程坦,编创了《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展现了革命队伍的亲民、爱民、护民形象;1947年11月“刘邓大军借粮证”反映了解放军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
以史鉴今,无论是那些古代先贤,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乃至当今的时代楷模,都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只要我们心中装着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征程上,茶都信阳必将唱响清廉为民这首人生“正气歌”。
(原载2012年9月20日《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