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博
日前,光山县副县长杨光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年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了未来十年我国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实施者和执行者,认真实施《质量发展纲要》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该县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的需要。
他介绍,近年来该县的质量建设促进了龙头企业的长足发展。白鲨针布、天瑞水泥等10家龙头企业采用了国际先进标准,22家生产企业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全县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先后制订了《淮南麻鸭》省级地方标准1项和《紫云英种植系列标准》、《淮南麻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光山青虾养殖技术规范》3项地方农业标准规范。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光山蓝天生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蓝天玉叶”获得“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慨尔康鞋业赢得“河南省优质产品”称号,三元炉具系列产品成为中国炉具市场第一品牌,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成为世界第五、亚洲第一的针布生产龙头企业。
杨光平说,质量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也反映了一个地方人的素质,更体现了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实施《质量发展纲要》,就要牢固树立以质为本的理念,时刻把质量提升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首先从工作落实抓起,贯彻《质量发展纲要》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抓落实的力度和程度,目标任务确定后,核心是责任要到位,追究要严格,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环节和具体人身上;要加强督查考核工作,认真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行政问责制,对工作中推诿扯皮、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其次从质量提升做起,按照“以质取胜”的方针,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主线,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帮助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强化质量管理,稳步推进名牌战略,努力使全县整体质量水平有明显提升,品牌创建、农业标准化工作有新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
结合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杨光平联系实际谈到“三个三”,即:坚持“三个结合”,做到“三个同步”,建好“三个体系”。
坚持“三个结合”,就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相结合。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在质量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走以质取胜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和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相结合,培育一批如蓝天茶业、白鲨针布、三元炉具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坚持规范市场秩序与强化质量监管相结合,一方面,要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开展打击非法添加或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各类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做到“三个同步”,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质量立县战略同步规划,积极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把经济工作与质量工作同步检查,在保增长的同时保证发展质量,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提升产品档次;把经济发展责任与质量同步落实,形成工作一盘棋,确保《质量发展纲要》真正落到实处。
建好“三个体系”,就是建好标准化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全县科学、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建好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使全县的检测水平能够跃上一个新台阶;建好质量诚信体系,建立健全企业质量档案,按照企业信用等级,实行分级分类监管,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化平台,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力度,推动诚信光山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