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黄晴宜(前排中),回到信阳市农科所视察,并探望曾经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市委书记郭瑞民、市政协主席王道云、副市长郑志强陪同。图为黄晴宜等领导同志与市农科所领导班子成员亲切合影。 |
2012年9月1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乔新江,副市长曹新生等陪同省科技厅厅长贾跃视察市农科院粳稻研发基地。 |
2011年8月27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专程前往市农科所位于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籼改粳”示范基地考察粳稻生产情况,给予高度赞赏,认为信阳发展粳稻大有可为。 |
2011年年底,在我省第二批院士工作站建设中,省科技厅同意由信阳市农科所组建省水稻遗传改良技术院士工作站。2011年8月23日,市农科所所长郭祯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左)洽谈院士工作站合作事宜。 |
2011年7月24日,市农科所党委书记管基国(左二)陪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熊和平(左一)察看市农科所红麻试验田。 |
(上接第一版)
面对困局,所党委提出新的发展思路:科研立所、人才强所、服务兴所,确立了市农科所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人才是科研之本,科研是创新之源。对于科研单位来说,人才建设尤为重要。作为农业科研部门,既需要有着高深知识的“洋”博士,也需要有实践经验的“土”专家。信阳市农科所多管齐下,构筑优良的人才成长环境,打造出豫南地区人才“硅谷”。
凤鸣于梧桐之枝
改革之初,百业待兴。恰在此时,信阳市农科所曾一度遭遇“青黄不接”:一批老专家退休,青年学子不愿进,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科研项目寥寥无几。2003年,该所竟没有一个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业人员,人才断档可想而知。
人才兴,才能百业旺。该所把人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安心工程,对科技人才做到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组织上信任,激发他们奉献农业科研事业的热情。
为了培养人才,该所推行“传帮带”、 “教学升”:一方面,组织专家带班,要求每个专家、项目主持人培养3名至5名接班人;另一方面,邀请知名专家到所授课,对科技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同时组织科技人员“走出去”,到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学习交流;鼓励在岗科技人员带职进修,对按时完成研究生学业的,除照常领取工资外,还全部报销学习费用。在该所的精心组织下,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来了,著名小麦专家郭天财来了……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技术。10年来,已有100多名科研人员通过交流提升了本领,有9名科技人员完成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今秋,他们又把1名硕士研究生送到西北农林大学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
尽管如此,领军型人才紧缺问题仍十分突出。在人才建设上,既要带职“充电”,还要引进“输血”。为打破瓶颈限制,该所领导亲临一线,到农业高等院校招贤纳才。2008年,市农科所首次从河南农业大学引进4名硕士研究生。之后,又相继从中国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引进硕士研究生11名。新鲜血液的输入,使农科所焕发出勃勃生机。
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信阳市农科所还着力培养一支乡土人才队伍,10年来,累计培训一线农业科技人员逾5万人次。通过上联国家与省直部门,下接县级农科所,该所为信阳农业发展织就了四级科技“保护网”。
爱才、识才、引才、用才的育才机制,使该所人才素质逐年提升,创新能力大为增强。2011年,该所实施各级科技项目达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12项,市厅级项目9项。目前,该所拥有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3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166人。仅2011年,涌现出9名“信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获得“信阳市五四青年奖章”。同时,该所还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柔性引进高级人才15人,定期或不定期前来指导科研工作开展。
秋实于春华之中
2012年7月,又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目前唯一一个综合试验站又落户信阳,加之此前已“扎寨”的水稻遗传改良技术院士工作站、茶叶工程中心、籼稻工程中心、博士后研发基地、小麦综合试验站等省级科研平台,信阳市农科所已悄然成为河南省农业科研的“南大营”。今年9月,市政府正式批复,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所”改“院”,虽然是一字之差,却意义深远:更名后的市农科院,将按照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的职能定位,为区域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有为才有位。信阳市农科所之所以获取这么多的重点科研项目、顺利地实现了所改院,在于农业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0年来,市农科所立足信阳大地,围绕实际需求,以农作物品种创新、栽培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创新为重点,破解了一大批影响信阳农业发展的科技难题。“籼改粳”新技术形成了豫南农民耕作新习惯,“特优2035”新品种树立了“信阳大米”新形象,“再生稻”新探索酝酿了信阳水稻种植新突破,“信阳红”新茗品推动了“信阳毛尖”产业新发展。此外,信阳市农科所在园艺特产、土壤肥料、食用菌、信息、植保等方面研究卓有建树,在油菜、紫云英、麻类等方面研究全省领先。
10年来,市农科所承担国家“863”、“973”科研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多个,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0余项;有近百个农作物新品种(系)参加了全国及省内外区(预)试验,育成推广稻麦油麻作物良种28个;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20余部。其研究的“水稻抛植苗泥质法露天育秧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种轻便式的栽培方法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其研发的“有机稻种植方法”、“茶尺蠖室内鲜叶继代饲养法”即将通过实质性审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指日可待。这些诞生于信阳大地上的专利,是信阳人民的骄傲,更是信阳大地的丰收。
木秀于沃土之上
这就是信阳市农科所的中心实验室: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实验室,价值数十万的设备就有好几台;而这样的实验室就有好几个。所有的设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也许这并不算什么,但和市农科所当时所面临的困难相比,实属难能可贵。
这就是信阳市农科所500多亩的实验地:阡陌交通,绿树成荫;小区品种,纵横排列。现代农业技术,在这里精彩呈现。
简直不可想象,这就是信阳市农科所的专家们:他们,虽然满腹经纶、著作等身,却抢天夺日,只争朝夕,刻苦钻研;他们,虽然有着知名专家学者的头衔身份,却长年累月奋战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他们,有的虽然年事已高且身体状况不佳,却不辞劳苦,在风霜雪雨中观测,在酷暑烈日下记载。有人调侃他们,好多农民都不下地干活了,而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却种起田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0年来,所领导确保科研重点,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把仅有的那么一点资金用在刀刃上,全部用在科研条件的改善和对科研人员的奖励上。所里第一部空调安放在实验室里,第一台电脑配备给科研人员。所领导向科研人员提出:“你科研,我服务;你发展,我铺路;你有难,我帮助”,甘做勤务员,勇为铺路石。
一位副研究员深情地回忆道:“2004年,正是所里经济最困难的年头,一部分有历史遗留问题的群众,也要求解决问题。所领导逐一找我们谈话说,科研经费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所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保证科研工作不中断;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你们也不用管,只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搞科研,天塌下来有领导班子顶着!”
为了信阳农科事业的发展,所领导也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亦苦亦乐,可圈可点。争取小麦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落户信阳就是一例。
信阳水稻面积大,稻茬麦产量低,信阳小麦在河南的分量轻,要想让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落户信阳,有人形容比登天还难。但是,他们却“跑”下来了。回顾这段历程,所领导连声用三个“难”字。其实,怎一个“难”字了得?当时,信阳市农科所是第三批增补进去的,指标很少,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加入国家小麦科研体系,首席专家不点头根本没戏。为了见首席专家,所领导一次又一次进京。大楼进不去,他们在门口等;专家上班没有空,他们打“时间差”,在午饭时汇报;专家不想听,他们便从专家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首席专家的眼睛被说亮了,心被说动了,当即答应到信阳实地考察。2011年5月17日,信阳小麦试验站在息县和罗山县召开全市小麦现场观摩会,首席专家专程赶来参会。临走时谈了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信阳小麦面积这么大;二是没想到信阳稻茬麦长势这么好;三是没想到信阳小麦科研水平这么高。
与小麦试验站一样,水稻、茶叶、麻类、油菜等试验站和重大科研项目的落户,哪一个不是“跑断腿、磨破嘴”的结果?
雷鸣于无声之处
“1斤米25元?”去年,这条消息曾让固始人睁大了眼睛,一个个惊讶不已。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种大米,既不是来自东北,也不是出自泰国,竟是产自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固始。这种由信阳市农科所监制、固始县金谷农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固始县顺兴粮油有限公司加工与销售的“顺兴莲”牌大米,就是信阳市农科所转化科研成果、服务“三农”发展的得意之笔。
1斤米凭什么要价25元?因为这是信阳市农科所叫响全国的科研成果之一——“特优2035(选系)新品种加工出的新大米,它香而不腻,绵软爽口,加上该所新研发的有机稻种植技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当之无愧的有机食品。
曾几何时,很多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和应用,时过境迁,成为一堆废物。信阳市农科所人对此有切肤之痛。为加快成果转化,该所将“体系建在产业中,论文写在大地上”,实现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的无缝对接,使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有用武之地。
面对新形势,在抓好面上工作的同时,该所把转化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种植大户这三个载体上。
2008年,市农科所与固始顺兴粮油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在固始县草庙乡成立信阳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谷农科种粮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分结合,分工生产,统一服务,开展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品牌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建设,着力解决村、组“统”的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解决一家一户农民自己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问题。金谷农科种粮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带了个好头。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有序地进行,特别是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强力推动,信阳市种田大户如雨后春笋,成为信阳农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2010年3月1日,信阳市农科所举办了首期豫南稻区种田大户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千名种田大户科技服务行动”活动正式启动。此后,他们以试验站为依托,在每个示范县区联系100名以上种植规模在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着力做好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服务,不断提升信阳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得到支持的种田大户粮油单产水平提高10%以上,每亩增收节支达到200元以上。
在诸多科研成果转化中,紫云英研究及应用又是一例。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经济作物紫云英已慢慢淡出农民的视线,即使种一点,也只是作为绿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市农科所没有放弃对紫云英品种的改良与应用。在今秋市委、市政府发起的“消灭白茬田”工作中,市农科所紫云英的研究成果迅速得以转化,并为此项工作提供优质的种源、一流的技术服务和精准的市场定位。
10年来,信阳市农科所主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0多个,在水稻、小麦、油菜、红麻、茶叶等作物上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累计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创造经济、社会效益上百亿元。
花开于艳阳之下
提起市农科所的变化,全体干部职工无不把感激的话转向好政策、好领导、好专家。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科技政策的引领,没有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没有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帮助,没有国家、省及兄弟院所专家的鼎力支持,没有老同志、老专家的无私奉献,农科所的发展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市农科所人没有忘记,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把农科所当做自己的“责任田”去“精耕细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也寄予了殷切希望与期待。市委书记郭瑞民多次到农科所视察工作,要求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和日常工作放在应用研究、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上,到基层第一线去,采取科研与基地结对子的模式,进一步将科技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郭瑞民书记在今年的农科所离退休专家座谈会上,对老专家们深情地说:你们为信阳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信阳农业科研事业奠定了基础,信阳人民感谢你们。市长乔新江刚刚履新,就来到农科所检查指导工作,当他看到高水平的试验并获知一系列科研成果转化效益十分显著时,对农科所科研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的骄人成绩感到欣慰,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在视察中,市领导对农科所在发展中遇到的试验用地征用、办公生活条件改善等问题十分关心,表示全力支持。
市农科所人不会忘记,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市级农科所,曾多次迎来了国内农科战线上的顶尖级专家的到来。2011年以来,就与5位院士开展了业务合作,他们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著名水稻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著名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著名植保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著名动物防疫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还有多位国内顶级专家莅临信阳指导工作,如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副主任肖世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麻类所所长熊和平等。专家们的参与,引领信阳农业科研事业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市农科所人难以忘记,2012年3月26日,曾经在信阳市农科所工作长达10年之久,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共中央委员,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的黄晴宜同志,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无限眷恋,带着对信阳工作的充分肯定,满怀深情地来到信阳市农科所。她对农科所年轻化的领导班子非常满意,对农科所发生的新变化、产生的新气象、取得的新进步、实现的新跨越,赞赏有加,对农科所取得的经济、社会、人才三丰收,感到由衷的欣慰。
“人生因梦想而伟大”。今日的信阳市农科院人,带着科技兴农的伟大梦想,酿就了满园芬芳,使信阳市农科院一跃成为国内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翘楚,成为信阳农民增收、农业进步、农村经济繁荣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