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阳大兴尊师重教之风。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我市整体教育事业取得令全省瞩目的成绩。图为今年我市教师节晚会现场。本报记者 华 唯 摄

□本报记者 华 唯

大别山麓,淮水浸润,茶乡信阳历来重教兴学。这里政府发动,大兴集资办学,贫困地区率先实现“普九”;这里多方投入,每县都建了全新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连续多年全省领先;这里依靠制度创新,改革职教办学模式,涉外培训全国知名;这里有个“状元乡”,百姓不比盖房比子女成长,家家都有本科生……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为老区信阳这片热土,增添了一抹引人注目的亮丽色彩。

各类教育事业齐头并进

“均衡”,义务教育的终极追求。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就全省瞩目。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全面落实。二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三是在解决城市择校问题上取得新进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正式实施,幼儿教育作为未来发展重点。我市计划到201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4%以上,三年内新建幼儿园267所,改扩建幼儿园216所,目前已动工新建幼儿园27所。

职教攻坚率先垂范

在全省职教攻坚表彰会上,信阳市政府被评为全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在会上介绍了经验,是大会发言的两个省辖市政府之一。今年8月,全省职业教育服务全民技能振兴工作现场会在信阳召开,信阳的做法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5年来,全市职教攻坚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市财政设立职教专项经费,通过以奖代补、扶优扶强,每年努力建成5所市级示范校、10个市级重点专业、10个市级骨干实训基地,每年拿出30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511”工程实施中的先进县区和学校。全市规模较大的项目有:信阳农专一期工程投资1.8亿元,已入住新生5000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预计投资5亿元。平桥区公共实训基地规划用地1156亩,计划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该实训基地建成后将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于一体,可容纳20000人实习实训,豫南地区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高中教育全省领先

近年来,我市在普通高中发展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银行贷款、民间融资、政府贴息等途径,全市新建高中15所,改扩建高中40余所,总投资超过15亿元,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12所,市级示范性高中13所。连续7年,我市高中教育质量均位居全省领先水平,先后有10余个市的市长、教育局长率团来我市考察普通高中教育。今年高考,我市本科一批进线5053人,进线率7.7%;本科二批以上进线16088人,进线率24.5%;本科三批以上进线32257人,进线率49.2%。均在各省辖市居领先水平。继去年高考文科第一名花落我市后,今年全省理科第一名、文科第二名又在我市产生,全省高考文理科前100名学生中,我市占到1/6,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地区大学在我市录取38人,占全省录取人数的11.7%。

善做善成,更要善于把大事办成。未来几年,我市还将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等。通过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大事、成大事,在落实这些大事中寻求教育事业新的更大的整体突破。

中原经济区建设号角激昂、形势逼人,信阳承担的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新型工业化正在强力推进,这些都需要人才的大力支撑,这些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信阳的教育工作者将信心百倍,不辱使命,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信阳的教育大业赢得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