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纪轩

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

置身改革发展滚滚浪潮,迎面千帆竞发万千气象,信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觉围绕中心,准确定位,主动融入,发挥优势,善做善成,在老区信阳建设投资热土、创业福地、宜居天堂的舞台上显示大作为。

软环境创硬实力 发展是硬道理,软环境也是硬道理。良好的软环境可形成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集聚的高地、干事创业的福地,是服务、是效率、是形象、是信誉。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大力优化“软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硬实力”。

“十不准”划高压线 “禁止吃拿卡要”等“五禁止”、“十不准”规定的强力推行,成为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曾有某县林业局擅自到企业乱检查,相关责任人和局长分别受到党政纪处分。这样严格执行、果断处置的案例不仅震动全市,闻名全国,且悄然无声地改变了社会的看法、人们的习惯。从感性到认知、从认可到赞许、从拥护到参照、从参照到自觉遵守,“五禁止”、“十不准”已像阳光和空气,无声地融入到民众生活之中。

清理项目提效率 为方便群众办事,全市下大力气简化审批程序,清理掉全市53个部门168项收费项目,成为全省行政许可项目最少的地市;搭建了集中服务平台,所有收费项目全部进驻市服务中心,实行阳光操作。“一周办结制”等规定掷地有声的落实,使办事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在2011年办结的58.21万件业务中,周办结率达100%,平均办理时限0.4天,比2008年的平均办理时限5天提速12.5倍。

“零阻碍”服务发展 在去年对15个产业集聚区115个项目主动实行了以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等七项服务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零阻碍”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对非公有制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重大项目全面实行“零阻碍”服务,相继出台了《“服务零阻碍、办事不求人”绩效管理考评办法》等配套机制,确保“零阻碍”服务落实到位。一系列有力举措,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得到了广大客商、百姓的认可。

严肃政令保畅通 政令如江河之水,畅通则绵绵不断;政令如血脉之气,畅通则肌体康健。为确保政令通畅,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做到:群众关注的问题及时介入,群众期盼的问题及时回应,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及时纠正,影响较坏的问题及时查处。解决了执行政令的“肠梗阻”,踢开了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扎实开展专项治理 大到全力为中原经济区、魅力信阳建设保驾护航,细到国道、省道沿线违章建设、工程建设、囤地圈地、违规用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等党委、政府重视、群众关注问题,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如率先在全省开展治理囤地、圈地、违规用地土地闲置浪费问题,市中心城区闲置土地违规用地逐宗研究处置,创造了“一地一议”、“一地一策”的信阳模式。全市共清理认定213宗闲置土地,追缴欠缴的土地出让资金1.24亿元。

强化“三大平台”建设 强力推进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效能电子监察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严格实行“四统一”运作机制,仅今年上半年共完成市本级各类交易297项,增收节支4.5亿元。权力平台的公开、公正运行,被群众盛赞为“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

严格督查促落实 加强督查是推进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干部作风和优化环境方面,全市查处问题1019起,处理人员2188名,曝光问题240多起。在执法监察方面,开展集中监督检查300多人次,检查工程建设项1700多个,立案查处122件,党政纪处分130人。实践说明,督查、惩处是“杀手锏”,最有说服力,最有影响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位全局,体现的是舍我其谁、一往无前的豪情正气。

站位全局,体现的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具体的事情做深、做透的严谨与自信。

站位全局谋发展,大气魄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