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组
信阳红茶从“横空出世”到迅速“红遍四方”,一共不过一年又一个月光景,是什么力量催生了奇迹?
在《“十八谈”映象版·信阳篇》中,市委书记郭瑞民一语道破天机:是学明白的结果。
对信阳茶人来说,2009年12月27日,是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就是这一天,省委书记卢展工视察信阳,“点石成金”。
“卢书记在俺的茶园视察时,问我茶树什么时候栽的,一亩茶园能采多少茶,每斤多少钱。在听到价格低、夏秋茶没有充分利用好时,卢书记向在场的市领导说,信阳能否尝试生产红茶,那样茶农的经济效益就上来了。”说起那天的情景,信阳佛灵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记至今记忆犹新。
从省委书记那天点题后的日子里,信阳人便像做学问一样去福建等一些发达的地方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锐意创新、潜心实干。经过106天的日夜攻坚和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信阳红茶终于横空出世,结束了我市只产绿茶的历史。
“信阳红茶的诞生,使我们的茶产业规模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四倍,全市茶园面积扩大到180万亩,有8个主要产茶县区共30余家茶企业生产红茶,仅信阳红茶去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市发改委主任熊开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自去年“信阳红”挺进福建,再次令各界瞩目,同时又让人略感惊诧。毕竟,福建是红茶之乡,红茶生产历史悠久,拥有坦洋工夫、安溪铁观音等众多叫响全国乃至世界的红茶“大鳄”,而“信阳红”红茶刚满周岁,叫板福建红茶底气何来?
但,信阳人就去了,就要“弄斧”到“班门”。信阳人与福建人“PK”的不只是实力,更重要的是老区人民无所畏惧的气魄。市委决策者说,虽然信阳红茶在某些方面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整体上和福建红茶相比还存在差距。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到福建“弄斧”不是要一争高下,而是向高人学习,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样我们才能进步。
正是得益于学明白了,信阳从过去的“单一绿茶”发展到现在“红绿相宜”,茶农们从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浉河区董家河镇集云村茶农张敦明的一席话,虽然朴实,却真实地道出了众多茶农的心声:“原来我们一亩地只采一遍,收入2000多元钱,现在一亩地采三遍,收入5000多元钱,原来一个兜装钱,现在两个兜装钱。”
正如市委书记郭瑞民在《“十八谈”映象版·信阳篇》中回答主持人时说的那样:通过“信阳红”,我们认识到了学的重要性。我们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怎么做红茶,而且学到了很多新观念、新经验。
的确,通过研发信阳红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果实,还有深深的反思。
曾几何时,我们陶醉于青山绿水,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但转化优势的招数不多,说得多做得少;
曾几何时,我们习惯算小账,不会算大账、算长远账,习惯找红头文件,不善于学习,该做的没做到位。
凡此种种,无不与我们没有转变观念有关,无不与我们没有虚心学习有关,无不与我们的发展方式没有转变有关。
面对改革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滚滚浪潮,尤其是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洪流中,信阳到底应该怎么学?如何转?
学习是思想的先导,是发展的基础。对于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就要“学明白”中央精神,掌握大政方针;“学明白”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把握精神实质;“学明白”做人道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学得懂上级政策精神、吃得透本地实情、把握准基层实际,才能够与上级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在实际工作中创新运用,从而真正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当前,只有“学明白”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才能抓住“先行先试”的机遇,吃透用足政策“真经”,使其真正成为信阳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法宝”,才能率先走出一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才能尽快把我市打造成为鄂豫皖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级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最终使我市形成一个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从而担当起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