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黄麻、红麻快速生长期过后,生长速率减慢,但此时仍是茎增粗、麻皮增厚的时期。如果放松后期管理,就会造成早衰落叶,影响茎增粗和麻皮增厚,达不到高产的目的。因此,黄麻、红麻后期管理至关重要。
适时施肥。在株高1.8米~2米时, 应根据情况补施一次壮尾肥,视麻株生长情况,每亩用尿素2.5公斤~3公斤和氯化钾5公斤~10公斤,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并可促进黄麻、红麻稳长稳发,增强抗风抗倒能力,有利于茎秆与纤维发育。若黄麻、红麻叶片浓绿,可不追施。
合理排灌。黄麻、红麻收获前,雨水少,天气晴热,日照强,叶面蒸腾量和地面蒸发量大,所以要经常灌水防旱,在傍晚采取沟灌,水不要漫过畦面(沟背),使水渗透在畦中,保持畦土湿润不发白。
防治病虫害。黄麻、红麻后期的主要病害为炭疽病、立枯病和根结线虫病。防治炭疽病,可用50%退菌特500倍药液或50%炭疽福美400倍药液喷雾,每亩用药液4公斤,每隔一周喷一次,连喷2次~3次;防治立枯病,可用50%退菌特和敌克松各0.5公斤,兑水300公斤(即300倍药液)或用托布津1000倍药液喷雾,每亩用药液5公斤,每隔一周喷一次,连喷2周~3周。虫害有蚜虫、小造桥虫、玉米螟、红蜘蛛、斜纹夜蛾等。可用敌百虫稀释1000倍~1500倍药液,每亩喷4公斤~5公斤药液进行防治;或用5%吡虫啉乳油2000倍~3000倍药液进行防治,每亩喷4公斤~5公斤药液。
拔除笨麻。笨麻麻皮薄,经济价值低,而且易招致病虫,又与正常麻株争夺水分、养分、妨碍通风透光。因此,黄麻、红麻生育后期应拔除笨麻,以改善麻地通风透光条件,利于正常麻株生长,提高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