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兴军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连续10年夏粮增产。在“十连增”背后,除了政府和有关部门一以贯之的重视外,以政策杠杆撬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投入以科技驱动提升单产,也给河南粮食稳产丰产提供了“双保险”。
支农惠农政策掀起农民“种粮热”
2012年1月5日,对武陟县农民王福军来说,是个双喜临门的日子:女儿出嫁,国务院奖励种粮大户的东方红拖拉机也披红挂彩开回了家。
他说:“这些年从中央到省市县,对我们种粮农民支持都非常大。种粮食既得收益又得荣誉,这样的好政策真是没啥说的,我打算带动更多乡亲多种粮。”
为了让抓粮种粮“有荣誉、有实惠、有后劲”,河南在把中央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好的基础上,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加大了对产粮大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了对产粮大县、种粮大户,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的奖励。
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05年,河南全省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仅有5.3亿元,2012年这一数字增加到30亿元,8年累计119亿元。
地处豫北的滑县是河南省“产粮第一县”。县委书记李若鹏表示,作为产粮大县,常常面临这样三对矛盾: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的矛盾、粮食刚性需求和农业弱质的矛盾、保民生压力和保粮食压力的矛盾。
“随着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针对性越来越强、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农民种粮、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些矛盾也就化解了。”李若鹏说。
为了避免惠农资金“撒胡椒面”,河南已经确立75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将按照“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的要求,把这些地方打造成高产稳产的“永久粮仓”。
科技助力单产10年提高150斤
河南省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该省小麦单产提高了150余斤。有关专家指出,在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依靠科技推动不断提高单产,是河南小麦生产连上台阶的“秘诀”。
据了解,2003年河南省夏粮总产为458.6亿斤,单产为318.1公斤。随后总产一路攀升,先后突破500亿斤和600亿斤大关,10年间增幅为38.9%;此间夏粮播种面积从7207万亩缓慢增加至8050万亩,增幅接近11.7%,而单产增幅则达到24.4%。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许为钢指出,通过面积、单产、总产三组数据的对比就能发现,过去10年,在播种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总产增加的动力主要源于单产的提高。
“单产的变化,有品种更新、种植技术和生产投入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品种的贡献率要占到一半以上,由于在育种上采取超前战略,多年来河南的整体水平一直领跑全国。”许为钢说,“可以这样概括,过去10年,河南的育种水平快速提升,育种力量越来越强,育成品种层出不穷,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
河南省今年播种面积最大的新品种“百农矮抗”,平均亩产达到694.54公斤,亩穗数比往年增加10%;每穗较往年增加2-3粒,千粒重达44.5克。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光3500万亩的‘百农矮抗’,今年就为河南夏粮增产20亿斤左右。所以麦粒上一点一滴的科技进步,都不可小看。”
转变经营模式拓宽未来增产路
把家里的15亩耕地交给合作社“托管”后,武陟县农民原小庄一身轻松。他说:“两个孩子都在外打工,不愿回家种地。我今年58岁了,地越种越不济。‘带地入社’后,每亩地每年交330元服务费,从种到收,合作社全管了。抽出了身,我在村里开了个手机店。”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很多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老人农业”甚至无人种地的矛盾日渐突出。为此,河南省在农民自发和政府引导的双重推动下,出现土地大规模流转,整合各种要素实行集约化生产,为未来继续保持高水平的粮食生产拓宽了道路。
为原小庄“托管”土地的是当地的三阳村鸿运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原胜利介绍,目前合作社经营土地1.3万多亩,其中“托管”1.1万亩,直接流转土地2600多亩,年纯收入近200万元,正在由单纯提供农机服务转向“经营农业”。
“搞规模化经营,亩产增10%,投资省10%,这一增一减,就是合作社赚的钱。”
据了解,作为全省合作社最多的地市,目前焦作市经工商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016家,其中近百家出现公司化发展势头。以鸿运农机合作社为例,其下设农机部、农资部、植保部、加油站、土地流转部、信贷担保部、培训部,覆盖粮食生产“全链条”。
郭天财表示,过去的10年并非风调雨顺,在这样的挑战下实现“十连增”,实属不易。“今后,除了继续抓好‘双保险’外,还得从转变经营体制机制上入手,向创新要未来。”
(新华社郑州9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