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明春

今年9月是第23个全国“质量月”。 今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宣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 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为切实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此前,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规划了未来十年我国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我市为建设质量强市,要结合《质量发展纲要》精神,紧紧围绕“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广泛宣传学习、深刻领会实质,着力抓好落实,全面提升水平,努力建设质量强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一、领会质量要义,营造舆论氛围。今年出台的《质量发展纲要》,是继1996年我国实施《质量振兴纲要》之后,第二部从国家战略层面上颁布实施的质量中长期发展规划。从“振兴”到“发展”可以看出,质量兴国、质量强国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纲要》以建设质量强国为主线,规划了未来十年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质量认识的升华,反映了国家发展的需求,遵循了强国崛起的规律,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共识,具有标志性、历史性的意义。

全国“质量月”是一项旨在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的全国范围内的质量专题活动。近年来,我们在全市开展了质量立市、质量立县(区)、质量兴业、质量兴企等一系列活动,将质量立市列入对各县(区)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实施了市长质量奖制度。全市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为把信阳建设成为质量强市,形成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建设质量强市,体现务实发展;建设质量强市,需要舆论先行。全市上下要努力营造“政府总责、属地管理、部门指导、行业自律”的工作氛围。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创新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宣传质量安全工作有效措施,宣传质量安全知识,使质量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各部门、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媒介,大力学习宣传《纲要》,让人们尽快了解《纲要》,熟悉《纲要》,实践《纲要》,自觉投身和融入质量事业的发展,形成建设质量强市的正确舆论、良好氛围、强大力量。

二、深化质量意识,形成监管合力。新的《纲要》出台,不仅说明质量问题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而且也说明质量问题是一个持续求进的过程。在我市全面推进“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建设中,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千万不能忽视。农业如果不讲质量,农产品不仅质贱价廉,甚至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就不能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工业如果不讲质量,就不能打出品牌,就不会增加效益、增强产品竞争力,就不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如果城市建设不讲质量,就不能提升城市品位,就不能增加市民幸福指数,就不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如此等等,质量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群众利益,事关社会和谐,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质量是大计,质量是民生,质量是关键,质量是形象。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四次党代会提出“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总基调的第一年。信阳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推进质量工作,以质量求生存,用质量谋转型,靠质量促发展。要着力夯实基础,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管理,做好检测,健全机制,大力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建设,要引导大企业加强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一面旗帜,六大机制”的质量立市模式。形成监管合力要抓好源头,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行政许可、资格审查等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协查互动和联合执法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强化基层监管,不断扩大监督覆盖面,特别是对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有效化解和处置质量安全问题。同时要落实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切实做到质量监管纵到底、横到边,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提升质量水平 树立诚信形象。结合贯彻落实《纲要》打造诚信信阳,不仅是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应有的意义,而且是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的现实需要,更是积极作为的具体行动。质量是形象的载体,诚信是形象的根本,二者相辅,不可或缺。要大力宣传质量诚信建设的重大意义,努力营造“讲质量、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各行各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诚实守信的自律机制。要科学制订质量信用评价指标,量化评分办法,将企业年度报告情况、监督检查等日常监督信息作为诚信评价的主要内容,根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监管,积极探索把质量信用等级与社会信任体系、银行信用体系相链接的诚信监管机制。要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建设,利用行业协会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使其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结合产业抓品牌,利用创建促品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全市各行各业。全面提升质量水平,要建立健全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责任体系。质监部门要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建立完善政府质量奖制度,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产业聚集区质量设施建设,逐步健全产业聚集区的质量保证体系。与此同时,加强对各县(区)各部门年度质量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不断完善考核体系、突出考核重点、创新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促进质量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为建设质量强市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