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 唯

通 讯 员 方 刚 马维国 姜治强

编者按:又是丹桂飘香时。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追寻罗山教育快速发展的轨迹,“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是一个鲜明的特征。本报从今天开始连续刊发三篇特稿,集中报道罗山县尊师重教的感人事迹,并祝愿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事业顺利,幸福安康。

罗山教育以优异的质量、严谨的管理、良好的办学条件等特色,光照淮水岸边,辉映大别山区,成为全县人民心目中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近年来,该县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等殊荣,带给当地人民群众一个又一个欣喜。

问询秋果何累累,一路春风雨潇潇。长期以来,罗山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倾心支持教育,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给教育以政治关心、政策倾斜、资金保障,是罗山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强后盾。

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事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倾全县之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一次教育工作专题研究会上,县委书记许远福铿锵有力的话语振奋人心。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只要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要政策给政策,要人才给人才,要资金给资金!”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汪明君经常这样讲。

仅从改善办学条件上就可以窥见罗山县是怎样倾全县之力办好教育的。

在县城新区北部,一座全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即将落成。这座新学校是该县征地300亩、投资1.3亿元建设的。投入使用后,将全面提升该县职业教育乃至全县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这是该县继2004年投资1.3亿元建成罗山高中分校后优先发展教育的又一大手笔。实施“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该县中小学新建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教师宿舍楼等150余幢,新建、改建校舍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

在罗山,教育备受各级领导关心和呵护。每年,罗山县委、县政府都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专题座谈会,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教育的领导多次听取教育工作汇报。每位县领导还有自己的联系学校和结对帮扶的学生。他们心装教育,情系师生,经常深入教育基层,为教育排忧解难,积极为教育发展办实事、解难事。

龙山中心校学生张继成是县委书记许远福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一天,许远福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龙山中心校,详细了解他的生活、学习状况,鼓励他要刻苦学习,努力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做一个健康发展的好孩子。当许远福把书包、文具和资助金递到张继成手上时,孩子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部门:为教育发展开启一路绿灯

为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让孩子们享有一个快乐、祥和的暑假,今年暑期,该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冒着炎炎烈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行动,认真检查网吧、书店、玩具店、音像制品专卖店,取缔无证网吧。

这只是罗山县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在罗山,只要是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各有关部门都会提供便利和服务。公安交警部门每年都深入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排查安全隐患;卫生部门检查学校食品卫生,在师生中开展疾病防控;工会、妇联、财政、人事、国土、建设、交通、物价、文化、广电、安监等机构和部门,都积极为教育献策出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8月是收获的季节,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一些寒门学子会为高额的学费发愁。这牵动着县慈善总会领导的心。不能让一个大学生因为贫困被阻挡在高等院校的大门之外!罗山县每年都开展救助贫困大学生的“圆梦行动”。去年暑期,县慈善总会与教育部门联合,对33名贫困大学生实施了救助,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