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 鑫 文 焱)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中央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纪委监察厅统一部署,市纪委精心组织,创新载体,突出特色,统筹兼顾,以“比评”活动为抓手,全面深入扎实推进,倾力打造能力型干部队伍,取得了初步成效。

突出“一个抓手”。即“比一比,评一评”能力型机关建设活动。2011年市纪委在委局机关开展“比一比、评一评”(比学习,评谁的学习效果好;比工作,评谁的工作成效大;比形象,评谁的形象评价高)能力型机关建设活动,比出了新活力,评出了新形象,积累了好经验,形成了好机制,取得了好成效。

做实“三个载体”。一是做实“提升素质”的载体。市纪委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坚持学习载体化,开展了“六个一”学习活动,即每名纪检监察干部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精读一本好书,每季度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年写一篇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坚持学习系统化,列出必读书目18种。坚持学习制度化,做到有学习计划,有必读书目,有学习台账,有学习档案,有考勤考核,有通报表彰,有督促检查措施,形成持续学习的长效机制。坚持学习组织化,将117个市直单位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20多个单位的纪检监察干部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提高。二是做实“端正作风”的载体。市纪委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正作风。积极开展领导班子“集中调研月”活动,建立市领导“双接访”制度,开展“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带案下访‘百人百件’疑难信访专项治理”活动。三是做实“树立形象”的载体。典型示范。组织集中收看王瑛、杨正超等先进事迹报告会,举办廉政文艺晚会、廉政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大力开展治理“庸懒散软”等“上班病”活动,不断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建立“三项机制”。市纪委一是建立机关运行“三化”建设机制。即“工作推进高效化、机关管理规范化、协调运转科学化”,重点是完善制度,规范流程,防控风险。二是建立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机制。按照“年初工作有计划、年中工作有进展、全年工作有成效”的要求,各单位年初要制定整体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方案,市纪委把市纪委常委和各室工作计划汇编成册,机关人手一本。年底,根据工作业绩,推荐评选“十佳创新项目”,评选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三是建立整体工作“四个转化”机制。市纪委提出了实现“四个转化”,即:“监督检查成果向案件检查转化、查办案件成果向预防腐败转化、专项治理成果向长效机制转化、防腐倡廉成果向提高群众满意率转化”的工作机制,并制订了实施方案,有效放大了反腐倡廉工作成果,极大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