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峰)夕阳西下,随着浉河区柳林乡杨堰村村民朱广庆口中发出的一连串“咕咕”声,正在林中觅食的数千只土鸡扑扑楞楞争相归圈。朱广庆一边关紧圈门,一边告诉记者,他在自家承包的500亩用材林中套种桂花树,林下种植中药材桔梗,养殖生态土鸡6000余只,年收入少说也有十多万元。

像朱广庆这样靠发展林下经济致富的林农,眼下在浉河区不在少数。近年来浉河区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该区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山区群众耕山育林、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该区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一项兴林富民的重要工作来抓,促使全区林下经济规模迅速壮大,模式不断创新。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浉河区林下经济综合产值达38.2亿元,初步形成了采集业、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生态旅游业四大类型,呈现出发展区域规模化、产业集群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现代化的新特征。

浉河区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培育典型,及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该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营造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浉河区招商引资广东佛山全胜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在吴家店镇邓楼村流转林地5000亩,建设出山店生态茶果庄园,目前已建成800亩生态茶叶基地和3000亩茶果套种示范园,计划建设年出栏2万只土鸡养殖场和5000头养猪场各1个,起到非常明显的辐射示范效应。五星办事处马鞍村民刘庭虎承包山林200亩,林下养土鸡2万只、鹅300余只,土鸡蛋供不应求,并开办了一家农家乐休闲山庄,年收益60余万元,吸引众多农户前来参观考察取经。

为使林下经济实现规模化,该区积极引导发展各类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协会,加强林下经济生产组织和技术指导,做好对企业、示范户和农民技术骨干的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浉河区郁新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吴家店镇低山丘陵,养殖朗德鹅和土鸡,年出栏朗德鹅10000只,土鸡3000只,年创效益近60万元,社员户均增收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