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明胜)走进市污水处理厂,如同来到一处小公园。参观整个污水处理生产工序,我们发现从城市千家万户下水道流出的生活污水以及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已成为汩汩清水汇入了浉河。
起步,唤回久违的白鹭
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与浉河治理同行。以前,雨污合流是市区排水现状,市区内无完整的排水系统,城市的雨、污水依地形、地势就近排入市区内7条内河,最终出口均为浉河,浉河实际上成了一条排污河,再加之上游南湾水库的截流,除放水期间外,平时流量小,市区排入的污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导致浉河水质综合污染指标趋高。昔日浉河,污水横流杂草生,一片荒芜令人畏。
2000年,市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动工,2004年运行,一期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总投资2亿多元,日处理能力10万吨,采取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8年来,浉河水质明显好转,达到地面水体四类标准。2007年至今,国家环保总局在浉河进入淮河断面连续检测均达标,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奖励1000万元。
伴随着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久违的白鹭回来了,在绿波荡漾的水面上翻飞,盘旋。美丽的倩影、悦耳的鸣叫,给市民带来了喜悦。
突破,三大治理相继开启
6年前,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声,推进浉河综合治理,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化进程。
2006年9月,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浉河一期工程开工,随后二期工程开工,各项配套工程快速推进,浉河管理工作实现了常态化,改造后的浉河,滨河大道笔直通畅,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和活力。2010年,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提出“地上地下同步”,即中心城区道路每改造升级一条,污水管道就铺设一条,南京路、平桥大道等6条中心城区道路改造升级,实现了雨污分流。其次,改变内河治理方式,同步考虑污水治理与防洪。新申河为市里选定实施雨污分流工程的首条内河。黑泥沟、青龙河等8条内河相继进入治理过程。不远的将来,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内河,呈现在眼前。
2010年11月,《信阳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理实施办法》开始实施,明确了公共排水设施和自建排水设施的建设、标准,为污水乱排、偷排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年,污水处理厂投资近20万元建成豫南首家水质检测中心,取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资质认证书,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应,为水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机遇,跑资引项引来新项目
随着中心城区建设的不断扩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加,据了解,中心城区日供水10万吨,城市污水的排放量逐年递增,对配套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污水一期工程处理设施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新一轮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即将上马的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预计投资3亿多元,采用BT模式实施。目前完成征地,本月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