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华,这个普通的名字,在过去数天之内一直被社会强烈关注着。
从2004年至今,周克华先后在重庆、湖南和江苏3地作案多起,多人死于其枪下。8月14日清晨6时40分左右,身背数条人命的周克华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被击毙。
作为一名凶残的持枪悍匪,在人们眼中,周克华的身上无疑被笼罩上了一层异常神秘和恐怖的色彩,为了退去这层“神秘”色彩,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对周克华的内心世界进行分析,并探寻周克华连续作案8年的缘由。
迷恋枪支的强大控制力
弄到枪就能弄到钱的想法,造成他一次次作案得手和一而再再而三地作案
纵观周克华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太多特别引人注目之处:1970年2月6日出生的他,从小生长在重庆一个普通的农村,当地村民们对他的评价普遍都是“为人老实”、“性格内向”。
但在周克华的成长经历中,有两点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注意。据《重庆晨报》报道,“周克华沉默少言让人印象很深,可一旦跟他聊起侦探、枪支,他的龙门阵摆起来就滔滔不绝了”。
来自《重庆晨报》的报道称,周克华对各式各样的枪支也有研究。当地甚至还有这样的传闻,周克华十几岁时,偷走过邻居的一把双管猎枪。他从没摸过真枪,却可以迅速地将猎枪拆卸、组装。
在周克华的人生中,枪,始终是一个黑色的主题:警方的公开资料显示,1991年9月,周克华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盗窃猎枪1支。1993年3月,周克华去了湖北武汉,随身携带的正是那支盗窃来的猎枪。随后,他被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抓获,劳教两年。1997年夏天,周克华在云南边境购买了“五四”式手枪。2005年周克华曾因贩卖枪支被昆明铁路运输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像周克华这样的‘枪手作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枪的迷恋。枪,是现代武器中最常见也最致命的杀人工具,能够一枪毙命,许多不法分子对其极为钟爱。”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皮艺军说。
据皮艺军介绍,在国内有限的枪手命案中,最有名的属张君案。张君从湖南杀到重庆,是和周克华非常类似的一名枪手。“张君通过暴力抢夺到手枪后,一晚没睡。因为他意识到,枪能够改变他的人生,带给他财富和权力,能够征服对手。他甚至兴奋得把枪舔了一遍,这被他视为人生的一个根本性转折。之后,他便开始四处作案。枪,给这些罪犯带来了人生中最大的变化”。
“周克华第一次犯罪也是贩卖枪支。对他来讲,枪代表一种控制力,能够胁迫对方做自己想让对方做的事,还可以剥夺对方的生命。当然,枪不是周克华的目的,他不是枪支的收集者,也不是军火商,他不是迷恋枪本身,而是迷恋枪给他带来的那种强大的控制力。在周克华的内心中,他会认为有了枪就能够让他强大起来,所以他选择了用持枪这种手段去达到他人生要实现的一些目的,比如获得钱财、控制对方甚至由此想得到的女朋友,这都有可能。他在江苏、湖南、重庆这些地方作案多起,都是用枪支来实现目的的。”皮艺军说。
“周克华是个能力超强的人,可是他的生活经历、教育程度、社会背景都没能让他沿着正常轨迹发展,没能得到一份正常的工作,而这个人又不甘于平庸的生活。周克华也许的确有过一些人生挫折,但是这种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甘寂寞,觉得自己有能力弄到钱,只要弄到枪就能弄到钱。事实上他也做到了这一点,这就造成了他的一次次作案得手和一而再再而三地作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分析说。
凶手为何难以抓捕
这本身属于流窜作案,更何况周克华每次都有伪装,都有一定的反侦查手段
从2004年至今,周克华涉嫌先后在3地犯下多起命案。有人问,为什么在这么长时间里,都没有抓到周克华?
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周克华的反侦查能力超常。
但在李玫瑾看来,周克华的作案能力和反侦查能力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任何一个人想犯罪,都会想怎样才能成功,更何况这种抢劫数目很大的案件,必须是在银行作案,而抢银行的风险很大,所以他选择抢取款人。为了抢劫成功,嫌疑人肯定会有一个策划过程,会在抢劫前考虑周全,不然也不会成为今天的周克华”。
“很多人都问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抓不到他。其实,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案子,这样的嫌疑人并不是一下就能抓到的。因为这本身属于流窜作案,更何况他每次都有一定的伪装,有一定的反侦查手段,所以对于警方来说需要一定的过程。嫌疑人属于制谜者,警方属于破谜者,破解这个谜必须有一个过程,不是拍拍脑袋就能解破的。”李玫瑾说,这个案子主要难在两个方面:一是侦破案件确定嫌疑人难;二是抓捕难。周克华居无定所,要知道他的下落很难。毕竟国家这么大,他又是一个在山里长大的人,对地形也比较熟悉。所以,周克华在这种地方行动,很难被发现。
“一个在逃嫌疑人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够想出很多反侦查的手段。周克华与其他嫌疑人相比,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他在现场停留的时间比较短。周克华在现场人员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已经消失了,能够逃避对方的纠缠,而一枪毙命使对方无法识别他的面目和体貌特征。”皮艺军说,周克华在第一次杀人后,肯定知道自己会被判死刑,所以他在之后的作案过程中会更加注意绝不拖泥带水。
防止下一个“周克华”
健全人员评估体系,及时公布信息,加强视频监控系统预警功能
尽管周克华已经被击毙了,但他带来的警示和反思无疑是深刻而必要的。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应该建立健全危险人员评估体系。周克华在制造命案之前已经有了不少犯罪记录。有些人一旦有前科记录,就应该被警方注意,包括人口管理和一些基础工作必须做到位。”李玫瑾说。
据李玫瑾介绍,基础工作包括人的资金流动、人的行为方式。目前,嫌疑人如果通过铁路、航空等方式出行,可以很容易被控制,但如果是通过长途客车或步行、骑自行车,就较难控制了,这方面需要完善。
也有专家认为,关于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信息公开,也是十分重要的。
“警方对极端犯罪案件的态度,应该是在第一时间公开。过去有些情况,命案发生后,警方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没有及时公布案情和信息,作案区域内的民众都不知情,这样就很危险。”皮艺军说,如果警方及时公布信息,当地群众就可以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嫌疑人再次作案的几率。
“因此,极端案件的透明度应该更高一点。比如周克华案,如果早一点提醒公众注意,银行客户在取款时就会注意可能出现的危险,可能一次不会提取太多的现金,在提取现金时可能会多注意周围的情况。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顾客安全的矛盾。因为凶手属于流窜作案,这是一个特殊的环节,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对于这种以钱财为目的,对阻挡者采取枪击行为的恶性案件来说,更应该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告知和提醒人们有这样的危险存在,这对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说是很重要且很有必要的。”皮艺军说。
在周克华命案中,警方侦查和了解周克华作案经过的关键一点,在于道路高清监控摄像头和银行门口的视频监控。
对此,皮艺军认为,不法分子在视频监控的环境下作案并屡次得手,这暴露出现有的视频监控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在预警功能以及其他公共区域的布防上还需加强,虽然监控系统前面会有相关人员进行监控,但由于监控的数量越来越多,光靠人的力量很难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反应。因此,建议对监控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此外,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检索及分析能力也较差,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摘自《法制日报》杜 晓 唐瑶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