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应耸 王彦喆)近年来,淮滨县农合办严格管理,逐步完善基金管理及审核体制,强化审核人员培训,制定并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对新农合核报材料进行审核并严格把关,以杜绝冒名就医、重复报销或编造假病历、假发票等骗取新农合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一是严格补偿审核,明辨材料真伪。该县农合办严格要求各片区审核组人员在认真执行新农合医疗费用补偿审核的同时,仔细核实报销材料的真伪,重点核实外诊大额材料及特别监控医院。在审核人员的层层把关下,不断核查出使用假病历、假发票等行为。

二是深入外伤调查,防止基金流失。该县农合办对外诊材料审核在基金补偿公示、监督电话举报、重点审核外伤报销凭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大金额及重症外伤患者所住医院进行电话核查和入户调查;杜绝由第三人负担后再次补偿,防止新农合基金流失。经过认真核查,近期查出已由第三责任人赔付过的报销材料两例,总医疗费用16.3万元,避免新农合基金流失约13万元。

三是严格查房制度,杜绝冒名顶替。该县农合办严格加强乡镇监管员管理,充分发挥乡镇监管员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作用;制定《淮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监管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签订《淮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监管员监管责任书》;乡镇监管员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进行管理及日查房核对制度,坚决杜绝冒名顶替套取农合基金的现象发生。

四是弘扬监管正气,严惩虚假行为。该县卫生局对在全县新农合监管工作中认真负责、坚持真理的陈燕给予通报表扬,并奖励现金500元。组织开展“弘扬监管正气、抵制冒名顶替”活动。根据《参合农民管理规章制度》,对有关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同时取消其全家新农合参保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