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肖春飞 李柯勇
以“激励一代人”为主题的伦敦奥运会闭幕了,有关奥运话题的辩论和思考却仍在继续。
这是一届自始至终众说纷纭的奥运会。特别是在中国,与比赛场上的龙争虎斗相比,新兴舆论场上唇枪舌剑的激烈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人们的关注早已不局限于这短短的17天赛程,而开始指向中国与世界的碰撞和交流,指向百年奥运的深层启示。
金牌究竟有多重?
伦敦奥运会,中国以38枚金牌,获得了有史以来非本土作战的奥运会最佳战绩。
国际体育赛场上的胜利,曾经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后响彻全国的激昂之声。曾经,奥运金牌让中国人强烈地感到重返世界舞台并赢得尊重的欣慰与自豪。
在中国选手所获得的夏季奥运会金牌已经超过200枚的背景下,又该怎样看待金牌?
7月30日,中国举重队员吴景彪意外失掉志在必得的金牌后,鞠躬痛哭,称“对不起祖国”,舆论为之哗然,很多人认为这体现了一种扭曲的金牌观,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全民体质的提高。赛前的夺金大热门刘翔重蹈4年前覆辙,舆论同样哗然,有感动有质疑有批评,许多人认为,刘翔被金牌异化,“不再拥有完整的自己”。
与1988年李宁兵败汉城的场景相比,国人不再神化金牌,这是一大历史进步。今天能在国际上证明中国实力的,早已不是奥运金牌了。但是,一味看淡金牌甚至否定金牌,又是走了另一个极端。
对运动员本人来说,金牌的分量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因为这是他的事业,为这一天,他不知付出多少年汗水、伤痛、心酸。
比如刘翔,他早已功成名就,却不甘心4年前北京的退赛,解不开“奥运会”这个心结。他用4年的努力和等待,等来了伦敦奥运会的十几秒,起跑、攻栏、摔倒,跟腱撕裂。悲剧性的结果不能否定努力的过程。
对每个运动员而言,当面对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时,不是任何人都能用一句“享受比赛”来轻松应对。在竞技体育之中,金牌从来都是、今后还将继续是选手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从国家层面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果丢掉某块金牌,似乎并不像中国人那样反应强烈。但是,至今没有哪个国家否认,奥运会关系到国家荣誉。
综合伦敦奥运会外媒报道来看,无论美、法、德、澳,还是东道主英国,都高度重视奥运金牌。美国人最重视的是“金牌总数第一”这枚最重的“金牌”,连总统奥巴马也并不讳言,要从中国人手里夺回金牌第一的位置。英国,上至首相下至平民,都为英国选手首枚金牌欢呼。澳大利亚媒体则为本国选手表现不佳而大为不满……
对中国而言,奥运金牌不仅能从一个侧面展示综合国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激励”——当数以千计的上班族聚集在地铁站台上观看直播时,当成千上万观众半夜爬起来为中国健儿欢呼时,当电视机前的观众与领奖台上的选手一起流泪时,奥运金牌选手仍然在为中国人提供着弥足珍贵的启示:挑战极限,实现自身价值。
今天,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生活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年代,有苦闷和困惑,有彷徨与徘徊。奥运健儿们的启示,在于努力的价值和勇于胜利的价值,而刘翔也告诉他的同龄人:不要害怕失败。中国需要更多勇于实现自己梦想的年轻人,与国家一起进步,迈向更高的高度。
过程与结果,孰重孰轻?
伦敦奥运会期间有多起争议,有的源起裁判,有的源起规则,后者最典型案例是中国一对女子羽毛球选手消极比赛被取消比赛资格,支持者与反对者就此展开激烈辩论,焦点是利用规则有何不妥。
或许最有资格判断这场比赛对与错的,是现场的观众。他们花钱买票,自然渴望一场精彩而不是争着输的比赛。嘘声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但是,简单从道德层面去指责这起消极比赛事件中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似乎也欠公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选择,都有现实的理由,或者理所当然,或者天人交战。
这其实是理想与现实的一种冲突:完美的过程,现实的结果,孰轻孰重?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呕心沥血,创办了一个几乎是纯精神、纯道德的“奥林匹克理想国”,注重其教育功能,自诞生起,就在世俗社会艰难存活。到今天这个商业文化无处不在的社会,“奥林匹克理想国”传承下来的道德价值观面临新的考验。
这种观念的交锋与撞击,其实也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面临的一个拷问:“别人可以做,我为什么不能做?”
在今天的中国,道德失范像尖刀一样划过每个人的心灵:问题食品、见死不救、腐败堕落……这些散发的“负能量”,远远超过一场“消极比赛”;同时,道德楷模像阳光一样温暖每个人的心灵,每个“最美”的后面,都散发着中国人的人性光辉,让他人不孤独、有信心,这些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也远远胜过一场“消极比赛”。
中国已是经济大国,但支撑“大国”的,远不仅仅只是经济影响力,还有这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价值观影响力。文化影响力、价值观影响力,其实细化在每个国民的实际行动中。
网上有一段话说得非常贴切:“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如何看待“举国体制”?
对于伦敦奥运会中国在金牌榜上名列第二,有人提出异议:“含金量”不如欧美国家,因为他们的选手是自费参赛、业余训练,而中国选手是“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
确实,欧美一些体育强国运动员训练、比赛经费与中国不同,有自筹、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但政府就“一毛不拔”吗?
在美国,著名的菲尔普斯曾就读的密歇根大学,是一所公立学校,每年从联邦和州政府获得大量拨款。密歇根大学以体育著称,为了吸引全国高中学校里的体育健将们,大学提供优厚的体育奖学金,菲尔普斯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澳大利亚媒体最近以计算投入产出比的办法发现,澳大利亚选手在伦敦奥运会上所获得的每枚奖牌大约需要政府投资1000万澳元。
而英国选手此次在家门口打了翻身仗,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东道主效应”,其背后是国家投入十余年的“金牌计划”。英国政府刚又作出决定,未来4年中,每年对精英运动员提供1.25亿英镑资金支持。
不管是中国还是欧美,高水平运动员成材的规律相差不大。一个高水平运动员的成长,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天分和努力,同样取决于运动员背后的国家支撑。
也许,更值得探讨的是,如何用好“举国体制”。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应该不仅仅在拿金牌上发挥作用。浅层说,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对全民健身等普惠性体育事业加大投入,有效提高国人身体素质。深层说,我们更容易发挥体育天然的精神感召功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训练体制的投资办法和渠道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如李娜、丁俊晖,都是自主训练,成长为世界级运动员。但是,在当前中国大量贫寒子弟无钱自费训练、企业赞助体育意识有待加强等现实情况下,“举国体制”仍需坚持。
对中国“举国体制”的争议是有益的。人们期待,争议能够促进改革。当奥运冠军一次次站上领奖台,也该想到,农村的孩子连一块体育场地都没有。
“举国体制”的改革需要新思维。其一,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政府财政投入方式,一方面是高水平的训练营,但更多投向学校训练体系。
中国“体教结合”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也有成功的实践。来自北京大学的雷声,在伦敦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男子花剑金牌零的突破。他曾说:“我想走一条和其他队友不同的路,从更多的角度和视野去感悟我从事和热爱的击剑运动。而北京大学的气度,也更有助于我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体教结合”如果能够纳入“举国体制”,得到雄厚的资金与技术、人才支持,无疑将有效提高中国运动员的训练质量、拓宽运动员退役后就业渠道,同时也将带动更多的大学生从事体育健身。
其二,奥运争光计划如何与全民健身计划进行有效对接,值得思考。奥运健儿的胜利,无疑能够激发更多人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健身意识需要场地、器材、教练等支撑,加大新建场馆投入,全面开放已有场馆,政府应购买服务,而不能全部交给市场。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