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 靖)近年来,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紧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立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南部地区文化旅游中心,把旅游业作为全市五大战略支柱产业来培育,围绕“山、水、茶、红、泉、寺、根”等特色资源,坚持项目带动战略,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精心打造了一批凸现信阳特色的避暑、度假、温泉、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等休闲度假产品,有效地加快了旅游产业升级转型,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城市布局衍生新面貌
我市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大旅游区”项目建设,开发城市观光游,打造宜居宜游城市品牌。按照“片区推进、组团发展”的思路,坚持“城旅一体”,融山水生态理念于城市建设之中,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实施了中心城区融入旅游文化元素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60多项,推动中心城区“4个片区8大组团”协调发展。
鸡公山综合开发实现新突破
我市大力实施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引领山地度假游,打造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实施鸡公山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综合开发,创新开发模式,实施“百亿项目”突破。通过多层次的打造,开启鸡公山百年复兴,重振避暑名山雄风,引领国际山地休闲度假旅游。
红色旅游发展成为新名片
我市大力实施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做强红色文化游,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圣地”。近年来,信阳市紧抓国家和省支持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机遇,进行多元化投资红色旅游,先后争取国家、省红色旅游项目资金2.53亿元,市县两级财政配套25亿元,吸纳社会资金16.1亿元,实施了70多个红色旅游项目,打造了一批红色旅游经典。
生态休闲游形成新业态
我市大力实施生态休闲养生项目开发建设,培育生态休闲游,打造大别山特色休闲度假旅游区。围绕信阳丰富的生态资源,重点建设一批有豫南特色的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全市东西两片山地生态休闲区初具规模,整个大别山北麓生态休闲区基本形成。
特色项目呈现新亮点
我市大力实施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创新文化旅游,打造豫楚文化旅游传承创新区。近年来,信阳市推进文旅融合,确定了55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成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文旅结合奏出精彩华美乐章。
乡村旅游又上新台阶
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项目建设,做大乡村体验游,打造“北国江南、最美乡村”旅游区。近年来,信阳市坚持把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以新型农村产业特色区、新型农村文化体验区和“农家乐”休闲区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全市10个农家乐聚集区有6个初具规模,省市旅游特色村发展到15个。“北国江南、最美乡村”已成为信阳市重要的旅游品牌。
配套建设迎来新高潮
我市大力实施旅游要素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凸显休闲度假功能,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近年来,信阳市致力于把打造畅通信阳、休闲信阳、宜居信阳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倾力建设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根据旅游要素需求,通过旅游酒店建设、旅游交通优化、服务设施完善等方式增强了全市旅游接待能力,完善了城市旅游服务体系,满足了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服务和休闲体验需求。
据统计,近三年来,我市规划确定旅游项目155个(含子项目),总投资1020多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已竣工项目47个、续建项目38个、新开工项目15个、正在招商项目60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7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