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 勇)近年来,在争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工作中,罗山县采取分类指导、试点示范、教育培训、建立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县有9个乡镇被省确定为“中州名镇”和“卫生乡镇”,涌现出各类生态农业村120个。

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该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养成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服务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涉农建设项目,主动提供环保政策法律咨询,开通涉农项目环保审批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严把污染企业“入口关”,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外来投资企业一律亮“红灯”。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监管。该县环保部门切实履行农村环保统一监管职责,定期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及时公布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加强有机食品认证管理,防止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加大乡镇企业污染控制力度,发现轻度污染源立即制止,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和城市污染向郊区转移。

完善目标责任和激励机制。该县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各乡镇、局委目标管理体系,与政绩考核挂钩,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办法,对开展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的乡、村和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和奖励,促进农村环保工作良性发展,形成了农村环境保护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协力推进的工作局面。

扮靓优美乡村。该县坚持开展县抓万亩连片、乡建千亩基地、村办百亩林场、组户营造十亩新林的“万、千、百、十”造林工程,在山区、丘陵垄岗上发展用材林、经济林,消灭宜林荒山,累计造林34.6万亩。在沿淮区域栽植以速生杨为主营的防护林,固沙保土,实施退耕还林25万亩,在“四旁”植树1240多万株。在312国道、南信叶线、开武路及县乡公路沿线两侧造林长达980公里,在环城生态园、楠杆李寨等村和五一农场集中连片发展林业花卉育苗。抓好夏季造林,跟踪护绿确保成活率。目前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7.8%,绿地率达到32.3%,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8平方米,全县农民每人每年从林业上获利260元以上,被国家授予“全国林业绿化达标县”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