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庆志)近年来,浉河区按照“菜篮子”工程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市场多元化的思路,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和畜牧、水产养殖基地,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村、专业户的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稳步扩大蔬菜、畜牧、水产基地面积,着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本地蔬菜、畜牧、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动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在增强蔬菜综合生产能力上有新突破。2012年,浉河区突出城郊优势,着力培育果蔬产业化集群,加强以五星、东双河、双井、游河、吴家店等乡镇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以东双河镇八方农业公司、双井办事处豫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东双河镇丰收田野蔬菜专业合作社、游河乡必果生态农业园、香草草莓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果蔬种植基地为龙头支撑,形成规模化果蔬产业集群,全区蔬菜面积发展到6.3万亩,蔬菜总产量已达27.7万吨,年可提供商品蔬菜8.3万吨,占我市蔬菜市场供应份额的38%,极大地稳定了本地市场蔬菜价格。建成生猪、蛋禽、牛、羊四大养殖基地,主导产品已形成区域优势。
在建立完善农贸市场体系上有新突破。为适应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和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实际,该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市场。在加强和完善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的同时,一个占地500亩、投资13亿元的大别山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在金牛山产业集聚区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预计2012年年底全部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豫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现代化程度最高、交易模式最先进的大型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市场建成后可吸纳6000余商户,解决2000人就业,带动周边6万余农户增产增收。
在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上有新突破。围绕蔬菜产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并按照蔬菜基地布局,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打造特色品牌,带动蔬菜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现“农超对接”。近日,农业部表彰了600家“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浉河区豫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全区现有蔬菜合作社21家;养殖合作社101家;食用菌合作社13家。全区鲜活农产品合作社116家,其中23家开展了“农超对接”,主要对接形式为承包超市农产品直销直营和餐饮企业、驻地部队、高等院校间采取的订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