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信司宣)自治理庸懒散软等“上班病”活动开展以来,市司法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治软强责任”为目标,从“提能力、增效率、正风气、强责任、保民生”入手,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确保治理“上班病”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突出思想教育,营造活动氛围。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先后召开会议,进行了深入动员、层层部署。市司法局把学习教育贯穿在治理庸懒散软等“上班病”活动始终,制定学习目录,规定学习篇目,要求每一名干警自学和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建立完善签到、请销假、补课等学习制度,确保学不漏人、人不漏课、课不漏时。同时,在《司法行政》、《信阳法治》等媒体和司法行政网站、公开宣传栏及时宣传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大力营造活动氛围。
严抓重点环节,强化活动保障。抓好自查环节,该局要求每名干警和局属各单位围绕岗位职责、为民服务的具体实事、便民利企服务措施、反腐倡廉建设等事项,严格解剖,敢于亮丑,形成深刻的书面自查报告,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小组会的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达到查找问题、认真整改的目的。成立督查小组,不定期到各部门、各科室进行突击检查、明察暗访,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立刻督促整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跟踪督办。
结合实际工作,确保活动效果。该局把治理“上班病”活动与正在开展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责随职走心随责走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简报,向社会公开为民服务8件实事,要求广大干警深入基层、社区、乡镇,问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宣传法律法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涉法涉诉难题。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走访企业311家、群众8130余户,为群众办理法律援助、代写法律文书等实事168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