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这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十年——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同步跟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亿万农民获得更多福祉的十年——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推开、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城市“新市民”得到越来越多保障……
十年来,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优势互补、互促共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描绘一幅城乡一体化阔步前进的宏伟蓝图。
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统筹城乡为中国经济提供强劲动力
仲夏时节,黑龙江省大庆市种粮大户刘宏伟的数千亩玉米长势正旺。去年,他靠种粮每亩增收500多元,今年又是丰收有望。
“这些年没有国家在农业上的投入,就没有这么好的收成。”刘宏伟掰着指头,他的膜下滴灌技术是国家出钱支持的,机械分层施肥技术也是国家帮忙搞起来的……
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近年来大庆市着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仅去年农业增加投入就达100亿元,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大战略,这不仅是补上工业对农业的历史欠账,也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统筹城乡发展,就像瘸子走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审时度势,果断决策,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五个统筹”之首。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近十年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而“统筹城乡发展”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
十年来,一整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一系列事关农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密集出台——取消农业税,开启农民休养生息新时代;实行农业生产补贴,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放开粮食购销,农产品流通纳入市场化轨道……
这些政策措施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进入“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站上1.1万亿斤历史新台阶。
工业反哺农业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大量富余农产品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数以亿计的农民走向城市,支撑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增速连续超过城镇居民,又为工业品提供着广阔的市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央出台了包括“家电下乡”在内的多项政策措施,启动了巨大的农村市场。在国内消费拉动下,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
科学规划、缩小差距——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呈现双轮驱动良好态势
“城市看着像欧洲,农村看着像非洲。”十年前,国际友人曾这样评价中国城乡面貌的巨大差异。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资金、劳动力加快流出农村,农村建设发展落后。
“以前住在茅草房里,如今咱也住上砖瓦房了,心里真踏实。”广西巴马县所略乡尚勤村民韦金山对过去一下雨就要半夜起来挪床的场景记忆犹新。
2012年,广西打响了农村茅草树皮房改造攻坚战,6月底前基本完成2.5万户的改造任务。
巴马县的变化是十年来我国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
2005年11月,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署。这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步骤。
城乡统筹,规划先行。以前,我国在城乡建设中只有城市规划法,而村镇规划无法可依,一定程度上导致城乡建设严重失衡。
2008年1月1日起,城乡规划法实施。这部法律的诞生表明我国正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进入城乡一体规划时代。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着眼点,这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历史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
十年间,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铁路、公路网络不断健全,农村公路“村村通”目标基本实现,城乡联系更加紧密;
——城市人口饮水质量指标不断完善,3.26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000多万户,改造农村危房460多万户;
……
在城乡统筹战略带动下,城市,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乡村,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正在展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即使城镇化率到了一定程度,也还会有相当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要保证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一定要把新农村建设好。”陈锡文说,推进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并行不悖、双轮驱动。
消除分割、体现公平——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阳光”普照城乡
河北省唐海县曾家湾二村,77岁的农场退休工人张焕泽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红色邮政存折。
“这是我家老伴的‘工资’。”张焕泽高兴地说,老伴因为不是农场职工,一辈子务农没有收入,没想到快80岁时竟然也有了每月155元的养老金。
张焕泽老伴领取的“工资”,得益于我国自2009年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张小小的存折,是我国社会保障网覆盖城乡的生动反映。
十年来,我国逐步搭建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越来越多的农民像城里人一样,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梦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97%的农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5300多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60%的县,7800多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实施城乡统筹,本质上就是要使城乡两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十年来,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更多转向农村,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我国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迈出重要步伐。
在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中,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也从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解脱出来,他们既建设城市,也努力融入城市。一项项探索为这些“新市民”打开方便之门:
——2010年11月16日,成都市正式实施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城乡居民可以自由迁徙;
——福建宣布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深圳市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来深圳建设者提供“市民待遇”,持证人员可以享受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计划生育、子女义务教育等一系列公共服务;
……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义,就在于使全体国民不分区域、不分人群,大体同水平地全面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表示。
行百里者半九十。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十二五’期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机制等均面临不少挑战,促进城乡统筹仍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记者:张旭东、张晓松、韩洁、于文静、林晖、潘晔)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