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在厦门,厦门开漳圣王研究会送来了大幅题字:中原之光、光照千秋和商道。盛赞信阳市豫剧团这次作为文化使者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
在泉州,当地文化部门得知有豫剧团来演出,安排了戏剧艺术研究所和当地的6个院团来观看演出,并与演员交流,他们看完演出后还久久不愿离去,围着主要演员问长问短,兴奋不已。
反响:“河南豫剧真好听!老家亲人不远千里送来这么好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在缅怀陈将军的同时,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
从得知豫剧《开漳圣王陈元光》赴粤闽演出的那一天起,粤闽沿途演出的城市相关媒体和广大市民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广州演出的两场时间里,包括《广东日报》、《羊城晚报》在内的广州很多主流媒体,都对剧组的到来和演出盛况进行了及时的报道。
汕头市过去并不大了解这段历史,今日的潮汕大地,已经很难寻觅到陈元光的印记,很少有人知晓并关注陈将军,这次巡演的到来,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媒体的极大关注,纷纷以大篇幅报道演出盛况,当地学者公开呼吁应该重视这段历史。
在云霄,云霄县的宣传部长郭达璐亲自出面接见演出人员代表,并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该县宣传部副部长李晓杰对陈元光的这段历史非常熟悉,也是个地道的陈元光研究迷,他和演员们积极互动,聊得不亦乐乎!
漳州和信阳早在1998年就结为友好城市,10多年来,两市在文化、商贸等领域交流不断。漳州、信阳结为友好城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两个城市的人民同根同祖。目前,闽南已有陈、林、何、黄、尹等几十个姓氏宗亲联谊会到固始寻根问祖。剧组一行的到来,得到了漳州市的高度重视,市政府设宴宴请全体演职人员,广大漳州市民也对老家人不远千里送戏的行动,颇为感动,当地媒体纷纷以不同形式对演出进行了报道,高度称赞:漳州市民有眼福了!能够在漳州市看到老家人送来的这么好的戏,真是太不容易了!这种形式的送戏,对于推动两地民间文化交流,增进两地一家亲情,必不可少。
剧组一行每到一处,都会亲临与陈将军有关的代表性的场所去拜祭,另外,演职人员们始终注重与当地百姓的沟通和交流,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云霄吧里一个名叫“大唐人”的网友评价说:不远千里送戏,情感的成分太重了!送来的不仅是好的剧情,同时也收获了亲情,可以让更多的闽粤大地的人们了解这段历史,认可两地同根同祖的缘由,从这个角度讲,演出是成功的,巡演达到了预期效果,老家人送戏这件事情办得太及时、太有意义了!
“以前,在我们固有的观念里,总是认为河南人形象不好,通过看了豫剧《开漳圣王陈元光》后,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对中原了解得还不够,不知晓这段历史的还大有人在,更有甚者,还曾经有人骂河南人,以后可不能再骂了,再骂那就是骂自己的祖宗,这样大不孝的事情,谁还干?”这是漳州吧里一位名叫“我有话说”的网友的留言。
中原和闽粤大地、乃至和台湾之关系,可谓源远流长,现今台湾100大姓中,有63姓族谱上明确记载其祖先来自光州固始,十大姓之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均源于中原。故曰豫闽台两岸三地,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豫剧《开漳圣王陈元光》巡演闽粤,再次唤起了我们对几地同宗同祖的认知和了解,无论时空如何转变,都改变不了中原和闽台血脉相连、根亲绵延的事实,每每念起这样的事实,总能让人产生寻根问祖的情怀,这种情怀很特别,不经意间,就能勾起多少思乡人儿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