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 勇 熊道锋)今年以来,罗山县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高全县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最高价值取向,注重夯实物质基础,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丰富了创建内涵,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适应创建工作的需要,该县完善了领导机制、投入机制、监督机制,成立了高规格的工作指挥部,健全了机制,细化了规划,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并实行严格的督查奖惩机制,提高了创建档次,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完善目标责任制,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量化,做到了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增强了创建工作影响力。
扎实创建,纵横到边。通过发放市民宣传手册、门前五包责任书等宣传资料和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上深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得到全面贯彻,“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道德规范被广泛宣传,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修养大大提升,文明意识逐步形成。县文明办每年举办孝老敬亲、“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妯娌”等10项道德评选表彰活动,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文明礼仪教育、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均取得明显成效,群众对创建文明县城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不断提高,涌现出范显良、陈家兵、许朝地等先进典型人物,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倡导新风,树立正气。该县以文明创建促廉政建设,党政领导干部带头遵守中央、省委、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按照“十不准”、“五禁止”、“五严禁”的要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企业以创建文明企业、文明行业为重点,开展了各项诚信建设活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窗口行业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和“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道德思想活动,在全社会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集中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存在的问题,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形式多样,成效斐然。该县以六城联创为抓手,先后广泛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集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创评活动,依托市民学校,对广大市民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教育。通过整治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该县城乡面貌改观较大,各项指标均有提升,全县已涌现2个国家级、13个省级、70个市级、126个县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