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初识张涛,就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随着交往的不断深入,你又发现了他的儒雅与随和。每当大家对他赞不绝口时,他总是谦逊地说:“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能为农民谋取福利,能为天井村新农村建设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让我流血流汗都行。”
虽然他担任的角色在不断变化,历任市公路局科员、副科长、科长、驻天井村第一书记,但他鲜明的个性始终如初,不仅对事业的追求不变,而且始终活跃在繁荣农村经济的舞台上,为成百上千的农民送去党的温暖,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如果简单地用一句话来概括,记者倒很赞同天井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的高度评价:“张涛,三步曲唱响了天井村!”
一步搞调查,制定规划谋发展。2010年4月19日,正在市公路局计划科当科长的张涛到商城县汪桥镇天井村任第一书记。来到天井村,张涛发现,这里的风景真是美极了。他积极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和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分批座谈,征求他们对村“两委”班子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到农业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养殖户家中就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听取他们的呼声和需求。三是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其贫困的原因。四是到隔阂户家中与其促膝交谈,询问对村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记好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通过走访调查,他及时发现了天井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一是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二是土地制度不科学,三是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四是上学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五是出行难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六是产品外销难。针对这些问题,这个从没淌过泪水的铁汉子流泪了。经过深思熟虑,张涛在村干部班子会上大胆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转变思想观念,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为基础,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制定了天井村发展规划。
二步解难题,基础设施大改观。张涛任职以来,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积极为村办事。2010年刚入村时,天井村正在创建文明生态示范村,为了扎实做好这项工作,他与其他村干部一道,全力投入到创建工作中。为了改善村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他先后回到市公路局、市交通局当面向局领导汇报天井村村组道路问题,很快得到了市交通局局长郑先明、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吕东阳的大力支持,两位领导亲自到天井村现场调研,亲自跑到省交通运输厅争取,将天井村村组公路2.3公里列入2010年度项目计划,争取到了村道改造2.3公里,总投资45万元。在水泥大幅涨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张涛多方联系水泥厂家,利用市公路局物资处和水泥厂长期供应的合同关系,完成了水泥的采购,保证了当年完成村道建设任务,为示范村的验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了改善天井村改水、修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张涛积极向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吕东阳反映该村实际情况,很快得到了吕东阳的高度重视,市公路局协调10万元资金,解决了村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村部四周及院内花池进行了清理修缮,在通村道路两旁栽植树木4000余棵,清理垃圾700多立方米,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针对天井村小学危房问题,张涛积极出谋划策,向市公路局反映这一问题,在市公路局领导的积极协调下,教育部门投资28万元,改善村小学危房17间,并协调农业部门投资5万元建农技服务站。2012年3月,张涛又向市公路局争取资金6万元,为天井村安装了自来水,建成了文化广场。
三步送温暖,扶贫济困谱新篇。张涛情系群众,心中装着群众的冷暖。两年来,他帮助十户群众找到发展致富的路子,并积极筹集发展资金,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同时,申请上级对5户困难家庭分别给予100元-200元的临时救济。春节期间,他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当得知黄遵海儿媳患白血病家里一贫如洗的时候,他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亲自把400元钱送到黄遵海手里。当他看到农民蔡佑华由于偏瘫卧床不起的时候,他又掏出400元,含泪递到蔡佑华的手中。两年来,他自己出资3000元钱资助了六户贫困家庭,而且还联系了市公路局给天井村小学爱心助学1200元,帮助3名留守儿童安心学业。
唱响了三步曲,张涛心潮澎湃。面对天井村未来新农村发展前景,张涛动情地说,现在要让他离开天井村,他会流泪的。他一次次忘小家为大家,自从他来到天井村担任第一书记,很少回信阳去看望父母,他说他记不清自己孩子的生日,没管过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总让老婆独守空房。每当谈到这些时,看得出他的眼里有闪光的东西在滚动。两年来,在张涛的带领下,天井村取得了许多的荣誉。2010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示范村。2010年,天井村党支部被汪桥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11年,天井村被汪桥镇评为先进村、先进党支部。张涛本人当选为商城县党代表、汪桥镇党代表。驻村两年来,张涛签订的目标完成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100%。2011年冬季,在汪桥镇党委和天井村村支部组织全村50名党员群众代表对张涛的评议中,其满意度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