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世军 顾锡斌)近年来,罗山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围绕“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宗旨,着力完善长效机制,突出工作重点,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

节能减排,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该县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0.06%,出色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该县拟将万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再降15.5%,全面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完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为完善制度和措施,该县建立节能减排工作体系,提高监测和监察能力;建立节能减排责任制,强化监控手段;建立节能减排利益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强化节能减排宣传,长期宣传不放松、不留死角,广覆盖、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认识度和参与度。

突出工作重点。该县一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的引进,提高准入门槛,加强项目审查,强化节能、环保约束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倡导技术创新,鼓励产业集聚,支持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到县落户并发展壮大。二是加快组织和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重点抓好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突出关键环节,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推广使用高效照明产品和节能环保家用电器、汽车等产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节水和环保,实现资源环保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三是着力引进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以高新技术引进为重点,以企业技术改造为突破口,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用电、土地等政策支持,加快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利用,全面提高节能减排的技术力量,加大节能、废弃物资源化、新型墙材加工、尾矿利用、废水处理、农村沼气、高效电机等技术装备和产品使用力度,全面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