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继富 张晶晶
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运动损伤
运动时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否则可造成运动损伤,如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肌肉痉挛等。
健康行为:
(1)运动场地要平坦,运动环境中要保持一定的空气对流。
(2)尽量避开日间高温、寒冷,特别是寒冷有风的时间运动,注意勤饮水,补充水分。不要在饥饿或饱餐后马上运动。
(3)在运动时要注意穿松颈、宽袖、宽身和棉织物等有利散热的衣裤,选择适合于步行、慢跑的运动鞋。
(4)运动前进行热身活动,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
(5)运动过程中如果身体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6)参与某项运动时,遵守该项运动的基本规则,掌握运动的基本技术。
(7)身体活动量的调整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每两周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8)出现运动损伤时,及时处理。
(9)有特殊需要或者患有不同慢性疾病的人参加身体活动应首先征求专业人员的建议。
二、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监测血糖可以了解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
健康行为:
(1)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次至4次。
(2)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次至4次。
(3)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
(4)生病或血糖>20mmol/L(>360mg/dl)时,应同时测定血酮或尿酮体。
(5)检测时间:每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的血糖。
(6)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患者应每周监测1天至2天。
(7)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患者或患有其他急性病者应每日监测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三、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并定期随访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开展免费规范化管理。
健康行为:
(1)糖尿病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自作主张,擅自用药。
(2)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仍要继续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
(3)糖尿病患者参加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接受社区医师的定期随访和定期体检。
温馨提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请在市卫生局网站“健康教育”栏目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