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区:治理性别比工作念好“三字经”
本报讯(郭四其 吴向东)近年来,平桥区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中,立足一个“防”,落实一个“堵”字,推行一个“奖”字,使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以有效遏制。
“防”,主要是宣传引导。该区在新闻媒体开办专题栏目,突出对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培训教育,依托各级人口学校,狠抓新婚和孕产期人员教育培训。该区妇联组织动员辖区各级妇联以“妇女之家”、“维权示范岗”、“巾帼文明岗”为平台,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和新型婚育观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良好舆论氛围。该区卫生部门每年对全区B超拥有和使用情况进行清查登记,建立监控平台;统一制作含“禁止胎儿性别鉴定”内容和举报地址、举报电话的警示牌,张贴在医疗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B超室内外,时刻提醒B超业务人员和群众加强监督举报。
“堵”,主要是健全制度。该区推进定期上门随访制度,全程掌握孕妇孕情,防止持生育证人员非法终止妊娠及女婴被遗弃或非正常死亡的发生。对孕情无故消失的持证对象,要追究包村乡镇干部和B超医生的行政责任,并分别处以经济罚款5000元;对包组村干部、村计生专干给予撤销职务之处分,并分别处以8000元的罚款。2011年9月份以来,该区计生、卫生、药监、公安、妇联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集中对全区医疗保健服务机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药品经销企业进行拉网式清查。对9家个体诊所违法使用终止妊娠药品立案调查。
“奖”,主要是利益驱动。该区计生部门对怀孕妇女每月开展一次孕期监护、孕期保健,对临产妇女免费送产、陪产服务。对产出的女婴提供母婴保健服务,对产后妇女做到产后随访,关心其生产、生活,确保母婴安康,女婴健康成长。该区区委、区政府出台《平桥区关爱女性实施意见》。各部门也制定下发有关《通知》,如对生育女孩的农村家庭减免20%的分娩医疗费用,费用从人口计生事业费中直接列支;对农村计生双女结扎户由政府为其夫妇购买养老保险。目前,该区为1695户农村政策内双女户办理养老保险;各乡镇、办事处计生办在开展农村已婚育龄康检时,免费为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全区共有1200名农村计生家庭子女享受中招加分政策,有123名女生因多加2分而升学;在养老保险方面,为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父母给予入口补助每人每年不低于100元,出口补助每人每月不低于10元。该区还以培训为抓手,加强对妇女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帮助妇女实现就业和创业愿望,逐步实现宣传、践行、推动“两非”专项行动的良性循环。
淮滨县:建立性别比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本报讯(郭四其 吴向东 马巨良)近年来,淮滨县在性别比治理工作坚持政府主导、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原则,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健全了综合治理性别比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迅速拉大治理框架。严格按照打击“两非”的要求,由该县政府牵头集中力量联合查处一批“两非”案件,依法处理一批涉案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在全社会产生震慑作用;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终止妊娠药品销售和使用单位的管理,严格执行B超使用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物销售和使用管理制度;落实各部门职责,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决打击故意谎报、瞒报出生人口性别或谎报婴儿死亡等违法行为,核实和校正出生人口性别误差;切实防止“两非”行为发生。
健全制度管人管事。该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制度配套,环环相扣,建立部门联合管理运行机制,从源头上堵塞工作漏洞;进一步建立健全孕情监测和随访服务制度,B超管理制度,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出生婴儿实名登记、统计和婴儿死亡登记、报告制度,有奖举报制度,案件查处制度等;把制度建设纳入日常工作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孕产期全程管理服务工作,彻底查清不明原因的孕情消失,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把执行制度变为一种自觉行为,从上到下形成规范管理防范体系,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教育和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执行好这些规章制度。
督查暗访有条不紊。该县成立督查组,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办法,深入乡村、深入群众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跟踪督查,限期处理。对整治不力、工作效果较差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同时纳入年终考评;各乡镇负责检查村级孕情登记、管理、跟踪服务资料;县药监局负责检查药品零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是否销售终止妊娠药品,严格监控终止妊娠药品销售机构进、销、存的管理情况,严格审查医疗、医药广告市场是否涉嫌“两非”宣传;县卫生局重点检查全县医疗保健机构、个体诊所B超检查、引产登记记录及相关病历档案情况。
区域协作延伸链条。随着查处打击力度的加大,淮滨全县“两非”行为的空间受到挤压,“两非”行为有向省界交界区域蔓延的趋势。为有效查处这类跨省、跨地区的流动“两非”行为,该县主动加强与新蔡县和安徽省阜南县、临泉县,湖北红安县等县协作,今年组织人员到临泉县考察学习取经,两地建立联络员制度,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信息的通报和办理;建立协作互动,对协作双方跨区域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分娩人员及终止妊娠药品购销等信息及时进行沟通;提交的“两非”案件查实后,双方应根据案件的管理权限,对有关涉案人员依法严肃处理,并及时通报处理结果。通过区域协作,今年该县共破获5起跨区域“两非”案件,涉及2省3个县,分别是湖北红安县1起,安徽省阜南县2起、临泉县2起。
潢川县:健全出生实名制登记制度
本报讯(郭四其 吴向东 骆 玉)从2004年9月开始,潢川县在全县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活动。该县计生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出生实名制登记制度,提高出生登记管理水平,准确掌握出生人口信息,推进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深入开展。
细化操作规程。该县性别比领导小组建立了县计生、卫生、公安、药监、妇联等部门联席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出生实名登记管理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一是严格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全面推行孕产妇定点分娩,接生时,统一填写住院分娩孕产妇出生医学记录,填写产妇姓名、身份证号码、生育证号、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配偶情况及新生儿姓名、性别等有关情况。县妇幼保健院协同县出生人口性别综合治理办公室共同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统计工作。二是强化《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定点分娩医院及其接生人员,在接收分娩住院对象时,分娩对象必须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免费住院分娩卡,并认真填写住院分娩孕产妇出生医学记录,做到内容准确,字迹清楚,无涂改。县妇幼保健院在发放《出生医学证明》时,需凭定点医院分娩证明方可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及时与县出生人口性别综合治理办公室互通信息。三是落实出生统计报告制度。县妇幼保健院每月5日前将全县卫生系统各医院、乡镇卫生院新生儿出生信息进行汇总,按照统一表格填写,认真做好登记,并同时上报到上级卫生部门与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办公室。
实现信息共享。该县部门配合,加强督导,并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和信息共享制度,确保人口出生实名登记工作顺利实施。该县人口计生、卫生、公安部门落实经常性联系和信息共享制度,定期沟通、协调和通报出生人口信息,实现出生人口信息的互通互惠共享。县、乡人口计生部门完善全员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对有生育能力的已婚育龄妇女及其配偶按法定身份信息进行核对、校正,并加强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的考核评估。同时,在潢川电视台以每周五定时播报出生实名登记制度、住院分娩和公民申请身份证明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县卫生部门加强出生医学登记和《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出生实名制登记,并对全县定点分娩医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确保了出生人口登记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县公安派出所凭《出生医学证明》方可办理户籍登记手续。
落实奖惩兑现。该县出生人口性别比领导小组下发《潢川县2011年关于出生实名制登记的奖惩办法》,对录入完整、数据真实,并能按时上报实名制登记材料的责任单位,年终给予通报表彰,并奖励现金2000元,由县财政统一拨付;对不认真核对身份、不如实登记信息、不及时录入实名登记信息的要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后工作仍不到位的年终实行“一票否决”;对虚报、瞒报、拒报、伪造、篡改出生人口信息、授意统计机构及相关统计人员弄虚作假、出具假证明、假情况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其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党政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