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 强 杨 非)日前,从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全国各大医疗权威机构在北京共同举办的“‘慧聚中国·攻铸医改’2012中国医疗改革示范城市(区县)颁奖盛典暨第九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峰会”上传来佳讯,平桥区喜获“‘慧聚中国·攻铸医改’2012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示范区”荣誉称号。
据悉,自2009年3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平桥区紧紧围绕“保基本、建机制、强基层”的医改总体要求,夯实基础,落实政策,强化管理,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较好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少生病”。该区投资700余万元建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心,为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年投入资金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程,实现免费为全民提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任务,并建立起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实现预防接种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大力实施“降消”项目和“母婴安全”活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对住院分娩的孕产妇给予补助,孕产妇死亡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
加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看上病”。该区先后筹资近2亿元新建区疾控中心大楼、区人民医院病房楼和门诊医技楼、区中医院综合楼、区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等工程;筹资1300万元对18个乡镇卫生院实施综合改造,共改建、新建病房2.5万平方米;在辖区每个行政村建设1所内部五室分开、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卫生室,各级各医疗卫生单位面貌焕然一新,全面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
加大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让群众“看起病”。该区以实施好新农合制度为抓手,围绕参、核、报等环节,不断创新新农合服务措施,积极扩大新农合受益面,每年参合率均达到95%以上,目前已累计补偿参合农民3413906人次,补偿总费用为33049.06万元;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均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仅2012年第一季度就让利患者156万元,明显减轻了群众的药费负担。
加大医疗人才培养,让群众“看好病”。该区财政拿出600万元专项经费委托郑大一附院对全区806名村级卫生人员分6期免费进行为期3个半月的全脱产培训;定期开展区、乡医疗机构为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免费培训工作;建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乡村医生远程教育平桥分中心,让村医通过远程教育网络近距离接受省级医学专家的培训;推行医师注册多点执业制度,允许执业医师以上医务人员可以在2个至3个医疗机构注册执业,从事临床诊疗服务,促进医疗技术资源向基层流动;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联动互助机制,形成接诊、转诊、会诊、巡诊的有序流动,增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的整体功能。
如今,平桥区已初步形成了政府补偿推动、医院活力激增、职工受益其中、群众满意于心的医改局面,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成果,达到了“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