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明确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限,对一些难点、焦点问题,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对项目建设推进迟缓、落实不力的,下发《督办函》限时整改。据统计,督查组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82个,提出整改建议12项。

——“舆论品牌”响亮。市纪检监察部门加强与新闻部门的配合和协调,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在媒体上开辟专栏和曝光台;市督查办在全市公务人员中发放20多万张“五禁止、十不准”卡片,使每个公务人员都能熟记于心,自觉执行。市、县两级督查办及督查组人员深入到各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干部群众中进行座谈走访,印发《信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征求意见函》,发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手机短信;开辟“优化发展在信阳”专栏,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情况和服务企业发展的措施进行专题报道,以实实在在的措施和成效取信于企业和群众。

——“制度品牌”高效。为有效深入的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市纪检监察部门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决定》、《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禁止不必要的迎来送往”规定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界限,增强了操作性;与此同时,还分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公务人员禁止赌博的通知》、《关于对违反“五禁止、十不准”规定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暂行办法》、《信阳市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督查工作考核办法》等,加强对各县区、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的督查工作的考核,推动了各级督查工作的开展。围绕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先后制定《关于在产业集聚区实行企业发展零阻碍服务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对全市重大项目进行联合督查的实施办法》进一步转变督查思路,明确督查重点,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