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县生产总值达到69.4亿元,是2006年的2.1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6亿元,是2006年的3.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8元,是2006年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101元,是2006年的1.8倍,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7.3亿元、23.3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4倍、1.6倍,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基本实现翻番,增速均居全市前列。5年来,新县获得了全国文明县城“两连冠”、国家卫生县城“两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平安畅通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
产业聚集区建成面积达3.8平方公里,引进宾利皮业、福新特钢、华隆茶业等一批工业项目,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6年的23家发展到2011年的48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3.9医院,5年增长2.4倍。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6.1医院,林木覆盖率达76.7%,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6个,建成鑫海湾、帝泊森两个四星级酒店,投资6亿元的中晟卡莱顿国际大酒店、投资2.8亿元的香山湖凯旋庄园国际度假中心两个五星级酒店正在建设。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152万人次,旅游相关收入5.16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1.8倍和2.5倍。成功建成专科资质的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5年累计向国外输出劳务7000多人次、创外汇3.5亿美元,全县常年在国外务工人数达5000多人以上,累计投资2.5亿元,县城叶林、爱心园、红星街、艾洼等区域改造建设基本完成,向阳东路、首府路市场改造和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卓有成效,叶林大桥、西山大道、橡胶坝等重点工程相继完成,县城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5年净增4.5平方公里;5年新建、改建各类公路819公里,完成22座中小型水库出险加固任务,解决了10.5万多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5年新增沼气用户11942户,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71个,完成32个行政村“村改居”,解决了18000名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新建县高分校和县第三中学,完成县一中、城关一小、中心幼儿园整体搬迁,提前4年普及高中教育,高标准建成169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4%,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0%,新农合参合率达96.6%,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0%。累计建成城镇廉租房240涛1.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448套4.4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300套1.8万平方米,完成棚户改造600户6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5772户。
民主法制建设明显增强。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62件、政协提案638件。在全市率先开通县城热线,五年累计受理电话、传真、邮件50623件次,五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15个、稳步推进村民自治,顺利完成第六届村委会换届工作。全面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实现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六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