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乃宪正在介绍形态优美仙鹤的传说。
本报记者 常 征 摄

□本报记者 成兆本

山庄里还有花卉苗木和奇石根雕数十种、万余棵,有山庄主人祖传的方名吃鸭蛋豆腐干,有四季不同的地方特色小菜和誉满全国的东河绿茶。这座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生态园林为一体的农家山庄,不愧为商城县旅游局命名的“旅游定点接待单位”。

这里的根雕取材于大别山金刚台山区天然树木和枯朽树桩,一经他的精心雕琢,足以展示大别山原生态的自然美。

近距离细看,一件件根雕,雕工精细,形神兼备,似马似鹿又似虎。天然根的自然美,在老易的创作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一件本来散落在野外沟坎路旁或农家柴火垛中的枯根朽桩,通过独具慧眼的根艺爱好者的发现,经过根雕作者的细心解读,心灵与自然神韵发生碰撞,从而激发出创作灵感和思维火花,再经过灵活巧妙的艺术加工与处理,焕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而且,作品与观赏者的心灵发生共鸣,愈加显示出根艺美术作品特有的社会艺术功能,产生出根艺品的艺术美。

琳琅满目的根雕也以毫不逊色的姿态展现着各种奇异之美。形态优美的仙鹤,威威生风的貔貅,憨态可人的狡兔,触须丛生的章鱼,上身是猛虎长啸而下身却是虬枝交错的异类等。逼真的神态,奇异的造型,让人叹为观止。

“自然包含艺术,曲折显示力量!”根的艺术,在艺术创作上追求:寻奇觅美,巧借天然,突出意趣,讲究构图,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在这里才能体会到“本是山中朽,一雕上华堂”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