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 云

由于夏季气温高,不少人选择在超市一站式购齐蔬菜、熟食来解决吃饭问题,从而减少在厨房做菜的时间。与菜市和路边卤菜店相比,市民们也认为大超市的熟食质量和卫生更有保障。消费者如此信赖超市,那么,夏季超市的卫生状况究竟如何呢?

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内几家大型超市和商场发现,不少散装食品、自制食品的卫生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在东方红大道某超市里,散装点心的标签上,主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栏均标明“见合格证”,然而,“合格证”的踪影却无处可寻。一些面包、酱菜完全敞开放置,不少顾客用夹子随意翻动。在不少包装好的自制食品包装袋上,记者看到,标签只注明了包装日期,却没有生产日期。当记者询问营业员时,他们告知:“包装日期就等于生产日期,都是当天现做的。”

在市区胜利路的一家超市里,记者发现这里的豆沙包等自制食品的包装袋上,同样只有包装日期、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销售人员说:“都是近期的,卖得很快,很新鲜。”此外,散装的面条甚至没有任何包装,直接放置在柜台上。

据了解,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经营过程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应当有相应的防尘、防蝇、防鼠设施。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和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到超市购买已包装好的盒装、袋装等包装食品时,应注意仔细观察其生产日期,并观察包装里面的食品状况,必要时可用鼻子闻一闻有无异味,防止购买到腐烂、变质的食品。要注意选择标签标注齐全、规范,保质期、生产日期标注真实的产品,要特别注意熟食是否标有明确的贮藏条件及要求。

据业内人士介绍,天气炎热,不少食品的“寿命”都会因此缩短,特别是熟食,如果保存、贮藏不当,更容易导致变质。省消协投诉中心统计显示,夏季食品类申诉是高发期。为此,相关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夏季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掌握窍门。

1.看颜色:正常的熟食上色是靠糖上色,外观显得不是太鲜亮;劣质熟食用色素上色,显得特别鲜亮,选购时不要只选外观漂亮的。

2.闻气味:不法商贩为了提味常添加香料,闻起来不是很纯正,往往伴有一些异味和怪味;正常的熟食散发出来的是食品本身的香味。

3.触手感:是用手轻轻挤压熟食,正常的熟食摸起来有弹性,不粘手;有问题的摸起来手感发粘并且没有弹性。另外,夏季选购熟食要看清食品的保质期及生产日期,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尽量少买。慎选包装破损的食品,按照包装上注明的要求正确储存。

4.在选择即时食品时,建议优先选择罐头类产品。因为罐头是经罐装、密封、杀菌制成的可以在常温下保存的一类安全食品,不会因环境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为运输、销售的条件而改变,只要产品在保质期内,质量就会有保障。

5.购买熟食后应进行蒸、煮,在彻底加热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