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艺

当下,各种智能家电在卖场陈列得铺天盖地,但消费者仍不确定购买的产品是否真的“智能”,行业内也一直没有对智能家电的权威定义。这种情况在今年7月1日之后将得到改善,《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将于下个月开始正式实施,消费者可直接通过产品包装箱上的标识来辨别产品智能含量。

《通则》是我国制定的首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其明确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特性及智能化技术等概念,将家电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分为智能特性、智能技术、智能结构3个层次,检测方式包括整机检测、联机检测和脱机检测3种。同时,将家电智能化技术应用等级划分为1级至5级,其中1级是最高级,得分需在80分以上。

此外,《通则》要求家电确认其智能化等级后,须将对应等级标识贴于产品明显位置,且在包装箱上标注。这意味着以后消费者挑选家用电器时,不必听销售人员吹得“天花乱坠”,只需看智能标识属于几级就可以辨别产品智能含量。业内人士指出,《通则》的实施对具有研发实力的龙头企业是好事情,能改变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让真正的“珍珠”显露出来。

不过行业研究员对此则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不要指望标准,智能本身也只是个概念,消费者对此的认知较少。即使有了标准,还是难以避免鱼龙混杂的情况”。另有市场人士认为,悲观来看,智能评级很可能沦为推销员对产品的行销手段。

(据《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