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为庞大的投资者群体,股票市场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投资者结构。本文介绍深市投资者结构和行为的一些基本特点。

投资者数量多,个人参与比例高

中国股市投资者群体庞大,中小散户多。近年,投资者绝对数量一直在上升,其中个人投资者在户数方面占主体地位。截至2011年12月30日,深市投资者累计开户总数超过八千万户,2011年参加过交易的投资者户数超过2800万。2011年深市A股个人投资者的持股户数占比为99.83%,其中资金规模较小的中小散户的户数占比较高。目前个人投资者仍居交易主导地位。

个人投资者交易频繁,非理性交易行为明显的主体主要为个人投资者

从资金周转率(投资者交易金额为其投入资金的倍数)来看,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周转率处于较高水平,个人交易频度远高于机构。2011年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为6.35,高于机构投资者资金周转率水平4倍以上。同时,非理性交易行为明显的主要为个人投资者。实证表明,低价股、绩差股、高市盈率股和ST股的持有者与交易者主要为中小个人投资者。二是个人投资整体呈现的投机倾向较强。三是参与新股首日交易主要是个人,上市首日买入新股的投资者过六成亏损。

投资者群体性非理性行为助推了股市波动

投资者的非理性因素助推了股市波动,以散户为主的中国股市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例如,部分新开户、资产规模小、缺少交易经验和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加入直接或间接助推了新股上市首日的暴涨。对一些暴涨新股的分析表明,高风险偏好投资者、新开户投资者、小投资者的占比都要高于正常涨幅的新股。

需要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机构投资者

近几年来,深市股市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显著下降,但个人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只是略有下降,个人投资者仍旧在交易金额中占比居高不下(八成以上),而美国、日本、香港市场个人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一般在30%以下。改善市场交易结构不仅需要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重,更需要改善投资风格和提高产品的差异性。一些机构比如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身的投资风格,进一步提高不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比重,如引入偏重长期投资的养老金,有助于提高投资风格差异性,改善市场交易结构,引导理性投资理念和交易行为的形成,有助于中国股市长期健康成长,有利于股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回报投资者,这需要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

本栏目文章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深圳证券交易所力求本栏目文章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栏目文章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招聘:客户经理10名。招聘条件:1.大专及以上学历2.形象好气质佳3.有一年以上销售工作经验4.有客户资源者优先。联系人:张经理 电话:0376-6309122 邮箱:zhangcongcong@china-inv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