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
据《衢州日报》6月9日报道:浙江省开化县村头镇为深化农村清洁工程,决定将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确定为“清洁日”,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素质,合力共建美丽生态乡镇。读罢这则报道,笔者不禁为该镇村村设立“清洁日”之举拍手叫好。同时,也真诚地期盼各地农村能村村设立“清洁日”。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农村的环境卫生确确实实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村容村貌整洁一新,不但村村设立了垃圾箱和垃圾处理场,而且还专门配备了卫生保洁员,定期进行垃圾清理。广大村民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少数村民长期以来养成了乱扔乱丢的不良习惯,加之自身素质较低,一些农村依然存在着许多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等不良陋习。有的父母让小孩随地大小便,大小便后也不及时进行处理;有的随手把各种生活垃圾,如菜叶、果壳、塑料袋、农药瓶等直接扔在村道上;更有甚者,有的把死家禽、死老鼠等随手就扔在村道上,任凭其腐烂发臭,蚊蝇满天飞,驱虫满地爬。这不但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和卫生,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对村民的身体健康也将潜移默化地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这也与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的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
笔者以为,浙江省开化县村头镇村村设立“清洁日”,不但能督促广大村民自觉做到不乱扔乱丢垃圾,不乱抛死家禽、死老鼠等,保证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而且也无形中帮助广大村民提高了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习惯,使环保意识逐渐深入每一位村民的心中,可谓一举多得。
但愿我们各地农村不妨多学习开化县村头镇村村设立“清洁日”的做法,建立保持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素质,合力共建美丽生态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