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宫廷饮食的故宫专家苑洪琪介绍,每到端午节,宫廷里都要上粽子供、设粽席,还要赏文武大臣、太监宫女每人一份粽子,因此对粽子的需求量是十分惊人的。原有的御膳房肯定不够用,所以过节前需要临时调入许多帮厨,还得日夜包煮。为了博取帝后的欢心,厨役们从节前十几日就绞尽脑汁精心策划,从粽子的外形到粽馅都一一逐级呈报,直到皇帝批示“钦此”为止。

在宫廷里,吃粽子前,还要做一些小游戏,比如“射粽”。据说,射粽的游戏,始自唐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就记载:唐玄宗时期,宫中每到端午节,就把粽子放到金盘中,用小角弓射粽子,射中哪只就先吃哪只。

历代宫廷里的端午节,除了吃好、玩好、驱毒辟邪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皇帝和大臣之间要“交际”,表示君主礼贤下士,臣子竭尽忠心。在端午节这天,皇帝不仅要赏赐大臣很多礼物,还要宴请群臣,表示君臣同乐。但奇怪的是,皇帝们却总是拿一种很奇怪的食物给大臣吃,这种食物是一种鸟,古代叫枭(xiāo)羹(gēng),也就是猫头鹰。

据史料记载,汉代有吃“枭羹”的皇家礼仪。到唐代,唐玄宗在端午节宴请群臣时,所赐的食物除了粽子之外,也有“枭羹”。事实上,“枭羹”并不好吃,为什么历代皇帝端午节赐宴时,总要让大臣们吃枭羹?

原来,在中国古人看来,枭羹是恶鸟,象征恶人和奸臣。吃枭羹,是为了帮助皇帝驱除不仁不义的人。正如苏轼在《太皇太后阁》中所说:“外廷已拜枭羹赐,应助吾君去不仁。”

由此可见,历代皇帝都希望通过端午节赐宴,来建立良好的君臣关系和社会关系。据《唐书》记载,唐玄宗曾在其《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中表达自己对端午宴会的感受说:“感婆娑于孝女,悯(min)枯槁(gao)之忠臣而已哉!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除了赐宴,皇帝也会赏赐礼物给大臣们。如东汉章帝曾把适合夏季穿的“水纹绫裤”赏赐给大臣;唐代皇帝曾在端午节赏赐夏季服装、百寿缕和扇子等节日用品;明代也有用艾虎赏赐大臣的礼仪;清代皇帝到端午节时,也会准备许多“端阳赏”,赏赐给各级官员。

“端午赏”表达了皇帝对大臣的关心,而接受了赏赐的大臣,自然感激万分。比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接受了皇帝赏赐的衣服后,就赋诗《端午日赐衣》道:“宫衣亦有名,端午被(p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