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首届“墨子绿色与和平奖”于世界环境日当天在平桥区揭晓,很多人对这个新生的奖项充满着未知与好奇,还有一些人则抱着疑虑的态度,为了搞清楚该奖的来龙去脉,记者昨日采访了“墨子绿色与和平奖”的发起人、民间著名环保人士叶榄。

记者:大多数人知道你的名字,是因为你多年来一直从事和绿色有关的活动,至于为什么要创办“墨子绿色与和平奖”,这里面有什么缘起吗?

叶榄:要说缘起的话,时间要上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那时,我就开始关注绿色与和平问题,并把自己原来的名字“叶春东”改为“叶榄”,即寓意绿色与和平。1993年元旦,我旅行全国,开始了自己的公益环保与和平之旅,一晃已经20年了。先是在中国旅行,接着开始把足迹向世界延伸。在公益旅行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绿色与和平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都来参与绿色与和平这一伟大而神圣的事业。便尝试着做了一些活动,比如“希望工程万里行”、“绿色希望行”、“传媒绿色行”、“铁路绿色行”、“绿色与和平之旅”、“绿色餐桌”、“大爱江河”等等,虽然名称各异,但主题一直都是在呼吁大家关爱绿色,呵护和平。

这期间,我得过不少公益环保领域的奖项,仅奖金就得了10余万元,这些奖金已全部作为我这些年开展公益活动的经费。在我得的这些奖中,有一个国际性质的环保奖“福特汽车环保奖”对我的触动较大。去年12月初,我去北京领该奖的时候,当时就想,我们中国这么大,为什么就没有一个面向国际的环保奖呢?再说到和平奖,我们倒是连出了两个,一个叫“孔子和平奖”、一个叫“孔子世界和平奖”,打着国家文化部的旗号,而文化部根本不认账,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叫停,因为这两个奖有圈钱的嫌疑,评选程序草率,评奖过程缺乏透明,且评奖机构内部内讧不断,最后闹出了国际笑话。当时我就想,能不能设一个体现中国元素、面向世界的环保与和平奖,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保与和平理念?当我把这一想法和公益环保圈子里的朋友分享时,他们都纷纷表示赞同。

从地理上来说,我出生在潢川县,从小就深受潢川和平文化的熏陶。我的家乡潢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两千多年前的古黄国在历史上绵延千载,堪称与周边诸侯国和谐的典范。另外潢川县南城小南海是举世罕见的“五教共存”圣地,是世界和平文化的集中体现。

记者:中国古代圣贤很多,为什么独独选择墨子冠名这个绿色与和平类的奖项呢?

(下转第二版)